随着新能源车的爆火,越来越多人,都开始计划买这种车型了:
毕竟,这种车配置高、日常用车还省钱,看着真的很给力….
但问题是,到底该花多少钱,买这种车才合适呢?
有人觉得,预算高点才靠谱——因为好的智驾、续航、充电速度…基本都在高配车型上;
也有人认为,越便宜越好:
因为电车的更新换代很快,买个便宜的代代步,省钱又不亏!
到底谁说的对呢?
作为内行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看完以后,就别乱买车了。
聊到这个问题,理论上看,似乎越便宜越好。
毕竟现在的电车,降价实在太快了:
去年20万买的车,今年14万都能落地,旗舰款的二手价格甚至腰斩。
所以不少人就觉得——既然注定贬值,那我就买最便宜的,不至于心疼。
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吧?
但真开过你就会发现,便宜的电车,可能才是最坑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省下的钱,最后大概率都在用车体验上补回去了。
先不说那些“看起来能跑400km,实际只剩300”的虚标续航;
光是低压平台充电慢这一点,就足够让你抓狂——
一小时才充进去四五十度电,跑一趟高速,排队+补能能用掉你半天。
更别提很多低价电车,车机卡顿、智驾形同虚设;
甚至连热泵空调、主驾电动座椅都没有——开着不顺手,用着更难受。
说到底,电车不像燃油车,凑合能开;
它是一整套电子系统在支撑体验——配置差了,就是“车能跑,人难受”。
所以别单看价格低不低,得看你买的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车”。
如果你只想着省钱,那最后受罪的,一定是自己。
那具体来看,应该怎么买呢?
首先,如果你只限于城市代步,买个几万块的就够了。
像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五菱缤果这种,配置不算高,但在城区通勤、接送孩子、买菜购物……真的很实用。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这种电车限行少、补能又方便的城市:
小车开着轻松、停车也好找,电费也低——一天就几块钱,真香。
更重要的是,这种“代步车”不用指望它保值;
也没人拿它比操控、比续航,反而让人开得更轻松。
当然,它有短板:
比如续航最多两三百公里,冬天掉电也快;再比如内饰塑料感强,隔音一般,开高速就别指望多舒服。
但说句实话,如果你用车场景真的很固定;
每天上下班十几公里、偶尔接孩子、周末郊区一圈,这种车反而是“最聪明的消费”。
其次,15万左右的车型,可能是大部分人最平衡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很多家庭来说,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日常出行的“主力战车”——
要能跑长途、载全家、装得下行李,还不能太寒酸。
这时候,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就明显不够了,不管是空间、续航,还是整车质感,全都拉胯。
而15万这个区间,正好是现在主流国产电车“卷”得最狠的价格带:
无论是零跑 C10、深蓝S07、小鹏G6,还是比亚迪宋L、吉利银河E5,哪个不是在拼续航、拼智驾、拼快充?
你想要个续航合适、想要带热泵、想要有点智驾辅助、车机不卡顿的——基本都能在这个价位找到。
甚至像小鹏G6、极狐阿尔法T5 这些车,配的是800V平台、高阶智驾,质感基本超越了同级的合资车。
而且,这一档的车普遍空间也够大,带娃、出游都能应付,确实是“顾家又顾面子”。
所以如果你家里只有一台车,或者你时不时要出远门、跑高速,那就别犹豫了。
15万级电车,绝对是“首选价位”。
至于再往上,我就建议不要超过30万了,因为很多时候,真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因为超过30万的车,体验不一定比20万的好多少,但贬值幅度却能让你肉疼一整年。
就拿2023款的极氪001来说,原价30多万的车,现在也就值个14.38万-17.88万了。
而且这还是相对保值的。
那些不那么知名的品牌,往往跌得更厉害。
而且别忘了,电车更新换代特别快,30万买来的旗舰配置,没准明年15万的车就标配了。
你说这钱,是不是花得太不值了?
总的来看就是:
新能源车确实便宜、确实香,但“便宜”和“合适”完全不是一回事。
你花几万块买个代步小车,很值;十几万买主力家用车,也有性价比。
但要是冲着“面子”“配置”“未来感”就一口气冲上30万+,那可真得考虑清楚。
因为从当下的情况来看,这种车既不“商务”,体验也没好多少,真的很不值!
所以奉劝大家,真的要谨慎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