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具有标志性的一刻:长安汽车正式成为第100家一级中央企业,而在这场国家级产业重组中,深蓝汽车被推上了新能源赛道的最前线。
这不仅是一场身份的升级,更是一次时代使命的交接,作为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者,深蓝正以新能源“尖刀力量”的姿态,重新定义“央企造车”的速度与格局。
战略升维 赋予深蓝新使命
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央企重构”,本质上是一次战略升维,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国家意图培育出在核心科技、高端制造上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平台,长安汽车的升级,意味着深蓝汽车的角色也不再局限于“车企”二字。
从销量数据来看,深蓝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稳居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仅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就高达71%。但这并不是国家“扶持”的结果,而是企业自身穿越周期、打造技术与产品硬实力的必然结果。
如今,深蓝正被赋予三重新角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力量,以及全球出海的引擎。
技术破局 打响“智能平权”与“电动平权”
在内卷严重的新能源战场,深蓝没有靠“堆料”取胜,而是走出了一条以用户为核心的差异化路线。
在智能化方面,深蓝提出“智能平权”概念,通过与华为合作开发的乾崑ADS SE系统,让20万以内的车型也能拥有高阶智驾体验,从S07到L07再到即将登场的S09,深蓝正率先完成“智驾普及”从概念到落地的闭环。
电动化方面,“电动平权”同样是深蓝区别于传统品牌的关键战略,比如在最新发布的S05 620km长续航版上,不仅标配3C超充,还搭载了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让电动车冬天“掉电”的老问题,被彻底终结。
核心技术上,深蓝也在加强自主掌控能力,与斯达半导体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在IGBT与SiC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上进行技术攻坚,为未来的动力系统和电控架构打下坚实基础。
一句话总结:深蓝不只是“能开”,还要“好开”“好用”“能信赖”。
产品提速 L06与S05开启“新央企”产品元年
随着“新央企”正式挂牌,深蓝的产品节奏也迎来提速,首款新车——智能轿跑L06,将搭载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成为智能座舱与高阶智驾的集大成者,预计四季度上市。
紧随其后的,是8月1日上市的S05 620km版,这款“全球大单品”定位精准、技术扎实,已在泰国产线投产,并陆续进入中东、南美、欧洲等地市场,展现了“央企品质”的全球适应力。
未来5年,深蓝计划推出30款全新车型,覆盖从家用到出行,从纯电到增程的全场景需求,真正做到“为每一个用户造车”。
全球出海 成为“中国智造”的前锋代表
当许多新势力还在为国内市场而苦战,深蓝已经悄然完成了全球布局的第一阶段。
目前,深蓝产品已出口至66个国家与地区,7月正式在欧洲上市,目标2025年销量达5.6万辆,2030年挑战38万辆。其中S05与S07将成为深蓝海外“爆款”担当,结合本地用户需求开发右舵版,配套专属工厂,以大单品策略深耕市场。
在海外不仅要卖得好,更要技术、服务、口碑都过硬。这正是“央企”身份的信任背书,也是“新深蓝”全球征程上的底气所在。
写在最后:中国新能源的“第二战役”开始了
第一阶段的新能源汽车竞争,是政策驱动、资本加持下的“抢跑”;而第二阶段的战役,将回归制造、技术、全球化的长期价值——这是央企擅长的领域,也是深蓝正在爆发的主场。
当深蓝选择走向全球,背后不是资本狂欢,而是国家意志、央企实力与用户认可的“三重合力”。
在新能源的未来赛道上,它或许不是跑得最快的,但它极有可能成为走得最远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