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7月30日电 当一位汽车情报专家走进政协会议室,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30日,司爱武用一纸聘书给出了答案。这位来自河南的媒体人,凭借在社情民意信息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海南省政协首批特邀信息员之一。他的故事,是新时代专业人士跨界履职的生动写照。
从中原到琼州:一名媒体人的责任担当
司爱武的履职轨迹,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2015年,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新媒体趋势时,他已敏锐捕捉到行业变革的机遇,创立汽车情报新媒体矩阵。从最初的微信公众号到如今的抖音、快手全平台布局,他带领团队打造出河南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新媒体品牌。然而,商业成功并未冲淡他的社会责任感。
“汽车产业连接着千家万户,作为从业者,我们有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司爱武说。这种责任感驱使他将笔触从行业新闻延伸至政策建议。2018年,他注意到海南作为全国首个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省份,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短板。通过三个月的实地调研,他撰写了《关于加快海南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的建议》,提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共建模式。该建议获海南省发改委高度重视,推动全省充电桩数量在两年内增长300%。
四年省级表彰:用数据说话的履职哲学
连续四年获评海南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进个人”,司爱武的履职成果背后,是严谨的工作方法和深厚的专业积累。他的办公室里,三块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汽车产业数据、社情民意热点和政策动态。他开发的“情报云”系统,可自动抓取全网相关舆情,通过AI分析生成热点图谱。
“好建议必须基于扎实调研。”司爱武介绍,他的团队每年开展20余次基层调研,走访企业、社区、农村,收集第一手资料。例如,在撰写《关于规范海南共享汽车运营的建议》时,他们不仅统计了海口、三亚两地的车辆投放数据,还随机采访了500名用户,揭示出“停车难”“理赔纠纷”等痛点。该建议获海南省交通厅采纳,推动出台《海南省共享汽车运营服务规范》。
国家级认可:从海南到全国的辐射效应
司爱武的履职能力逐渐获得更高层面的认可。2023年5月,他被民进中央聘请为参政议政特邀信息员,参与全国性政策研究。同年,他提交的《关于在海南设立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永久会址的建议》获全国政协采纳,成为民进界别提案素材。2025年2月,民进河南省委会授予他“参政议政工作特邀专家”称号,肯定其在跨区域议政中的桥梁作用。
“司爱武的建议有三个特点: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负责人评价道。例如,他提出的“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的建议,直接推动了海南省相关政策的出台,目前全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已达85%,位居全国前列。
未来展望:做新时代民主政治的“轻骑兵”
获聘特邀信息员后,司爱武计划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深化行业研究。 结合汽车情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建立产业舆情预警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前瞻性参考。
二是拓展民生领域。 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切,开展“小切口”调研,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加强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政策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化的议政队伍。
“参政议政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使命。”司爱武说。他的故事,为新时代专业人士如何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