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议政模式遭遇新媒体冲击,司爱武用九年实践探索出一条新路。这位汽车情报新媒体创始人获聘海南省政协特邀信息员,为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内容创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
司爱武的汽车情报新媒体矩阵,日均生产原创内容50余条,覆盖微博、微信、抖音等全平台。他创新建立“读者爆料+专家解读+政策反馈”机制,将网民碎片化意见转化为系统性建议。例如,针对网友反映的“新能源汽车保险贵”问题,他组织团队调研后撰写《关于完善海南新能源汽车保险体系的建议》,推动海南省银保监局出台专项补贴政策。
技术赋能:大数据提升议政精准度
司爱武的办公室里,三块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汽车产业数据、社情民意热点和政策动态。他开发的“情报云”系统,可自动抓取全网相关舆情,通过AI分析生成热点图谱。2024年全国两会前,该系统预警到“自动驾驶立法滞后”问题,他据此撰写的建议被纳入民进中央提案素材库。
团队建设:打造专业化议政队伍
司爱武的团队中,既有汽车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也有政策研究员、法学专家。他建立“每周议政沙龙”制度,邀请政府官员、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商议题。2025年5月,针对海南封关运作后的交通管理挑战,沙龙形成的《关于构建自贸港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议》,获省委书记批示。
模式输出:从海南到全国的辐射效应
司爱武的议政模式已产生示范效应。2024年,他发起成立“跨域议政联盟”,联合广东、浙江等地新媒体人,围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等课题开展联合调研。其团队撰写的《关于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的报告》,获国家发改委采纳。
“参政议政不能闭门造车。”司爱武说。他的实践表明,新媒体人完全可以在专业领域与公共事务间找到平衡点。正如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负责人所言:“司爱武的探索,为民主党派在新时代的履职能力建设提供了鲜活案例。”
站在新的起点上,司爱武正谋划建立“社情民意大数据中心”,计划联合高校开发议政建议智能评估系统。这位永不停歇的“跨界者”,将继续用专业与热情书写参政议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