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ly又来唠嗑了!最近看到个大新闻,丰田汽车高管摊牌了,承认他们最新混动车型的核心部件,99%都来自中国供应商!这话要是放二十年前,丰田高管连做梦都不敢想吧?造玩具呢。
遥想当年,日本车企那副高姿态,想起来都让人火大!什么动力电池技术、混动系统、车用芯片,哪怕是个小传感器,核心技术对中国捂得那叫一个严实!想买他们的芯片?行,价格是欧美同款的几倍,还得按他们的规矩来,一个字不许改!
Molly可太记得丰田某位大佬当年那句“名言”了——“中国人嘛,搞搞组装代工可以,核心技术?给他们图纸都白瞎!”这份骨子里的傲慢,现在听来格外刺耳。
咱中国工程师哪里能咽下这口气?从2010年前后开始,国家下大决心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的王传福把“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几个大字刻进了公司血脉里;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从最基础的电池材料开始死磕。
技术积累薄弱?人才短缺?困难重重是实话。但中国人有股倔劲儿:你越说我不行,我越要做成给你看!比亚迪硬是几年内把“刀片电池”技术搞成了国际标杆。当年的宁德时代默默无闻,谁能想到今天的它成了电动车心脏的“供血大户”?
那段日子,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真像是按下了加速键,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转眼到了2024年,局面彻底翻盘!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飙到70%以上!这还没完,汽车芯片、电机控制器、甚至顶级精密的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雷达,中国都闯出了名堂。现在全球汽车产业链最硬的骨头,都被我们咬碎了!
更让对手倒吸冷气的是:质量不仅稳了,成本还狂降30%-50%!具体点?一个动力电池包,日本本土生产要砸进去8000美元,中国同等性能的产品,只需3000美元就能上车,关键续航里程还能更长!丰田再不慌?它股价都得崩!
丰田高层这次咬着牙承认99%依赖中国零件,背后的血泪账本其实就俩字:打不过!
更让日本焦虑得睡不着觉的,是中国早已把旗帜插上了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的未来高地。华为的自动驾驶、百度的Apollo平台这些看家宝贝,日本人想买?门儿都没有!技术地位逆转,我们现在也开始搞“有选择合作”了!
从被死死封锁、只能做最苦最不赚钱的组装代工,到突破输出核心技术,咱们的汽车产业只用了15年不到!现在?轮到日本车企排队、掂量着价码来谈合作了。Molly必须说一句:这体验,真带劲!
中国制造能走到今天舞台中央,背后是无数个曾毓群、王传福这样的技术“硬汉”死磕出来的。
核心技术在手,硬实力硬碰硬,这才是咱挺直腰杆的底气!这条高攀之路,日本车企才刚刚开始起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