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市场,增程还是纯电,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就比如蔚来,一直以来都是坚持纯电加换电模式……
不过,最近,在乐道L90发布后,一直走纯电路线的蔚来李斌再一次谈了增程这个话题。
他略带开玩笑的说道: 如果时间可以穿越,那么我也先搞增程,赚点钱挺好。
李斌也表示,李想在推出第一款车理想ONE之前,曾让他提意见,「我说肯定能卖好。」
不过他也强调,自己和公司从来没有怀疑纯电路线。
李斌同时表示,“最终肯定都是纯电模式,这一点没什么争议。”
他认为,不同的技术路线会带来不同的产品。最近几年,增程、插混车型卖得非常好,和汽车使用环境、电池成本、税收政策、用户习惯和消费心理都有关系。但他认为,这类产品属于过渡产品,而蔚来从一开始就坚持纯电,可充、可换、可升级,一直没有变过。
李斌还说,乐道L90和理想i8一样,都是纯电终结增程的转折之作。
事实上,蔚来一直以来都是坚持纯电路线,比如李斌一直强调, 增程是过渡,纯电才是终极选择,尤其在乐道L90预热以来,蔚来一众高管多次提到纯电与增程选择问题。
比如前不久,乐道掌舵人的沈斐也曾直言,「纯电和增程的用户没什么区别,我觉得都应该买纯电,为什么还要买增程?纯电有更好的空间、体验,充电焦虑已经过去了。」
李斌也表示, 过去用户选择增程车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缓解续航焦虑,但现如今增程的一个趋势是把电池越做越大,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发动机、增程器的使用频率,有些增程车主一年燃油系统可能只用一两次,但还是要每天背着这套动力总成在外边跑。
「这就好比一个人每天都要背一个几十公斤的行李出去,但一年只打开一两次,我觉得它不是特别的合理。」
李斌称:增程车的电池越做越大,油箱一年只用一两次,每天都要背几百公斤的东西在车上,不太合算。
秦力洪则表示,看到有增程用户比拼一年加一次油,还不如直接纯电就行了。为什么对纯电有顾虑,对于远行还有一些担忧,是不了解。
再比如去年, 当被问及蔚来是否会考虑推出增程车型时,李斌回复称,「增程和插混现在确实卖得比较好,我觉得很正常。从蔚来来说、从乐道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坚持(换电模式),什么时候特斯拉做增程了我们再讨论。如果做对比,想象一下,共享充电宝是更高效的,不用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充电宝。(蔚来的)可换可升级,其实也是一种更高效的增程。」
当时,李斌也表示,现在增程汽车增长要比纯电更猛,也能够理解小米、小鹏和华为等品牌做增程车型。
不过,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增程路线,的确要比纯电更「赚钱」。
一方面, 增程车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通常在20-30度左右,而纯电动车的电池容量一般在50-100度甚至更高。以碳酸锂价格高企时为例,蔚来每辆车因电池成本上升4万元,而采用小电池的增程车型成本增加仅数千元。
另一方面, 增程车的发电机和电动机配置无需达到插混车的高要求,整体动力系统成本相对较低。且增程器技术成熟,采购成本低,国产小排量发动机采购成本不高,还无需变速箱。
更重要的是,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虽然充电网络已经非常完善,到用户的里程焦虑还在,所以,增程车比纯电车,有更广的用户群。
且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增程车加上冰箱彩电大沙发,能实现更高的产品溢价。
与此同时,在投入方面, 增程技术相对成熟,车企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进行研发,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车内智能化和舒适性设计上,提升产品竞争力。
而对于目前的蔚来来说,因为投入较大,加上坚持纯电路线,盈利压力可以说非常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蔚来全年营收657.3亿元,然而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达 224.02亿元。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 蔚来收入总额为120.347亿元,环比下降了近四成,但单季度 蔚来净亏损67.5亿元,同比增长30.2%。
而关于 蔚来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的话题也是一度冲上热搜,李斌则表示,钱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并放出了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但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压力不小。
2025年年初,蔚来对交付量提出目标:2025年计划实现销量翻番,即超过44万辆的目标。然而上半年,蔚来整体交付量达11.42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约26%。
不过好在乐道L90据说爆单了,比如该系列车型发布后,蔚来高管表示,加入公司十年了,app卡住我见过很多次,销售系统被挤爆是第一次!乐道L90这次是真的支棱起来了!
虽然乐道并没有公布L90发布后的具体销售数据,但该系列,竞争力无疑还是很强的。
那么蔚来是否能借力L90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