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份多家汽车企业公布销量数据,除了有限几家车企的销量继续环比增长之外,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都出现了环比下滑,而外资车也未能落好,一汽丰田的数据就出现环比下滑,似乎双方在死拼了半年时间之后都懈怠了。
最先公布数据的当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了,毕竟各个分析机构都在积极跟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汽车企业也是非常及时公布数据。
从分析机构给出的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数据来看,吉利、零跑、小鹏等都取得了环比增长的成绩,不过其中出现环比下滑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更多。
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如此变动,在于近几个月连连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颇为不利,新能源汽车行业曾经强调的优势已失色不少。
其中最受打击的技术之一自然就是智驾技术了,从3月份一单事故以来,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公安部等都陆续发声,指出国内的智驾大多是L2级别,并未达到自动驾驶级别,都应称为辅助驾驶技术,随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自家的智驾技术改名为辅助驾驶技术。
智驾技术曾是新能源汽车的杀手锏,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可以更好地响应智驾技术,而燃油发动机的动力特点却无法如电动机那样快速响应,然而如今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就失去了领先优势。
新能源汽车强调的其他技术创新也连连遭受质疑,隐藏式门把手曾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创新科技,然而多次发生的新能源汽车事故后锁死车门的例子让消费者认识到了隐藏式门把手的弊端,工信部已要求汽车企业为隐藏式门把手增加机械结构。
中控屏也曾被认为是重要创新,将诸多功能都集中于中控屏上,美其名曰智能座舱,让车内更简洁,然而中控屏过于复杂,导致车主行车的时候操作音响、空调、收音机等都更复杂,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欧洲已要求汽车企业回归实体按键。
此外车机系统过于复杂,还可能导致车机系统发生故障几率增加,甚至出现了车机系统为了确保智驾系统获得足够的性能,而减少了分配给智能座舱系统的性能,导致数年后智能座舱系统卡顿严重,甚至造成安全风险。
这些都导致曾经是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的科技失色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不再如以往那么强烈,由此导致了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