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费德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以一场战略发布会宣告了央企造车新势力的野心。整合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资源,联手华为发布“未来之翼”四大战略,2026款eπ008以17.36万元限时价杀入市场。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技术秀,更是一次对行业格局的宣战——但央企基因能否真正撬动用户心智,仍存悬疑。
“四大翅膀”能否托起央企新势力?
“未来之翼”战略的核心直指技术、品牌、产品与海外四大战场。东风奕派亮出固态电池、16000吨一体化压铸、超千伏高压架构等硬核储备。
产品攻势成为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东风奕派宣布到2028年将推出20款车型,其中两大系列泾渭分明:面向年轻群体的“主流科技”系列(如eπ007、纳米01),以及与华为深度绑定的“智能精品”系列。首款华为合作车型——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上市,搭载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5.0,试图复刻问界模式。
最大的隐忧来自于定位冲突。eπ008以17.36万元低价主打“大舒适家”概念,而华为合作系列锚定高端市场,同一品牌下如何避免内耗?
技术展示是发布会的高光时刻是2026年量产的固态电池宣称能量密度达350Wh/kg,-30℃续航保持率超70%;全球首个自研16000吨压铸设备可使车身抗扭强度提升3倍;超千伏高压架构支持“充电1秒增2.5公里续航”。这些参数虽亮眼,但量产可行性面临拷问。
海外野心的本土化陷阱
不得不说,“海外之翼”战略目标确实够激进——2027年海外车型超30款,网点突破2000家,本地化制造占比2030年达50%。东风风神被赋予“海外主力军”角色,但现实骨感——2023年东风海外总销量仅15.2万辆,且主要依赖商用车。
更关键的是文化适配难题。奕派计划在10个战略市场结合“中国文化标签与属地化IP”,但欧洲用户是否接受“像素虎牙大灯”的设计?东南亚市场能否理解“风神L8”的“幸福爆款”定位?东风纳米在伊朗因充电适配问题遭投诉的前车之鉴,提示本土化绝非营销口号可解。
写在最后
发布会尾声,六款新车列阵舞台:从17.36万元的eπ008到未定价的华为合作SUV,从“国民车”纳米01到“幸福爆款”风神L8,奕派科技的野心一览无余。但央企新势力的突围需跨越三重门:技术参数能否转化为用户体验?华为光环能否覆盖全品牌?海外蓝图能否避开文化冲突?
东风奕派将企业价值观定为“用户、高效、共战、结果”,而市场留给它的验证期或许比想象中更短。当汪俊君引用用户赠送的《论持久战》时,这场战役的残酷性早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