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报告共计:25页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白皮书:中美逆势增长,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破局
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转折性一年。在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格局调整及产业转型的多重影响下,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总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07%,达82,456.68亿元。不过,行业分化中,中美企业展现出强劲韧性,而传统汽车产业重镇日韩及欧洲则普遍承压,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深度重塑。
全球格局:中美逆势突围,传统巨头承压
全球市场的“冰火两重天”尤为显著。中国和美国零部件企业在整体下行的行情中实现逆势增长:中国上榜企业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达9%,新增4家上榜企业,数量居全球各区域之首,这一增长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回暖、出口扩张以及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的加速。美国企业同样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5%,主要受益于北美供应链回流政策及本土车企稳定的订单支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韩及欧洲企业普遍面临业绩冲击。韩国上榜企业营收跌幅最为剧烈,达19%,受LG新能源、三星SDI等动力电池龙头业绩下滑拖累明显;日本企业虽上榜数量微增,但多集中在传统业务板块,难以应对市场需求向新能源的结构性转移,营收同比下降7%;欧洲企业整体营收减少2,595亿元,其中德国企业降幅约10%,传统汽车产业优势地位受到挑战。
全球头部企业的竞争同样焦灼。2024年全球Top20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下滑4.3%,仅麦格纳、康明斯、舍弗勒三家实现增长,涨幅分别为1.6%、20.0%、56.5%。这三家企业的突破路径颇具代表性:麦格纳通过收购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辅助驾驶生态,康明斯凭借大马力业务及多燃料平台抢占低碳转型机遇,舍弗勒则通过近岸生产布局与垂直供应链整合强化成本优势,揭示出全栈解决方案、新兴业务拓展、区域平衡及成本优化已成为头部企业破局的关键。
中国市场:头部效应凸显,新能源与智能化成核心引擎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经历“规模增速放缓但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2024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但头部企业的盈利韧性显著——头部10家企业的利润合计占全行业75家上榜企业总利润的72%,“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细分领域中,新能源与智能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新能源板块头部集中度极高,宁德时代在该板块的收入占比达80%,利润占比更是高达92%,其通过超充电池、全球本地化生产布局及生态闭环构建,持续领跑行业。不过,电池价格下行也给其收入增长带来压力。发动机等传统板块则面临转型阵痛,潍柴虽占据该板块72%的收入和73%的利润,但随着商用车市场下滑,中小发动机企业面临亏损与转型难题。
智能化领域则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电子、轮胎轮毂、底盘等板块虽相对分散,但增速亮眼,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10.2%、14.5%、10.7%。电子板块已在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垂直整合提升效率;轮胎轮毂企业借助新能源汽车放量机遇,加速国产替代;底盘企业则向线控底盘、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延伸,通过“技术+渠道”组合渗透海外市场。
研发投入是中国企业持续突破的底气。2024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研发总投入达811亿元,占营收比重4.0%,其中新能源和电子板块投入领先,研发人员占比分别达22.2%和17.2%,凸显出技术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行业趋势:价值重构与全球化提速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正引发价值链的深刻重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成为新的价值高地:动力电池领域已形成高度集中格局,电化学技术与产业链集成能力成核心竞争力;智能驾驶与座舱领域马太效应加剧,技术迭代速度与软件开发能力决定企业生死;电驱领域集中度较低,未来行业整合将加速。
整零关系也在重塑。传统分布式开发模式向集中式演进,零部件企业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单域”或“多域”系统级能力成为竞争关键。主机厂则更多采用“自研+外采”融合模式,灰盒/白盒供应及合资合作等深度绑定方式更受青睐,效率优先的供应商合作模式仍是长期趋势。
品牌建设层面,零部件企业正从“技术导向”向“价值升维”转变。领先企业开始融入普世价值与情感链接,通过新媒体、事件营销、跨界合作等创新渠道放大声量,同时尝试塑造C端形象——简化品牌标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技术价值,如“麒麟电池”“神行PLUS电池”等标签,让专业技术更贴近终端用户。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正在加速。2024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新能源部件企业海外营收增速显著,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成为主要落地方式: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布局生产基地,亿纬锂能通过合资模式切入北美市场。汽车电子与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同步推进国际化,德赛西威在欧洲扩建工厂,玲珑轮胎通过塞尔维亚基地规避贸易壁垒。这种全球化不仅是市场拓展,更是供应链韧性与技术竞争力的全球验证。
从全球视野看,2024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既是挑战之年,也是重构之年。中国企业凭借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正从“规模扩张”向“全球价值创造”跨越,而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也为有准备的企业提供了改写竞争规则的机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5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