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8月4日电 近日,理想汽车新车上市发布会上,一段理想i8与卡车对撞测试的视频引发热议。8月3日晚,理想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均对此进行回应。
理想汽车:无意对乘龙汽车作出质量方面引导性评价
理想汽车表示,理想i8碰撞安全性测试视频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本次测试目的只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任何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测试结果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的论断。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理想汽车无意也没有对其做出质量方面的引导性评价。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理想汽车称实属无心之举。针对网络中因对测试目的和过程不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片面解读,理想汽车希望通过此次声明还原事实,为行业健康交流提供更多真实依据和参考。
理想汽车提到,东风乘龙作为中国卡车行业的标杆品牌,品质和安全始终值得广大卡友信赖。为此特别澄清,理想汽车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理想汽车专注于家庭乘用车,而对方是中国卡车领域的杰出代表、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央企行业标杆,理想汽车一直秉持敬重之心。理想汽车表示,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反内卷的号召,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行业环境、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中国汽研: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
中国汽研8月3日晚发布声明函。声明提到,近日,中国汽研关注到理想汽车发布会上关于理想i8的碰撞测试视频在网络平台引起极大反响和讨论,其中部分言论影射到中国汽研。
中国汽研表示,该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企业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的需要,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测试前,试验团队对样品车辆理想i8进行了查验确认,并对移动式壁障车进行了整备: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伪装粘贴)、安装自动驾驶装置,并配重至8吨。
中国汽研提到,测试过程中,理想i8的碰撞速度为60士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士2km/h。
测试结束后,理想i8的乘员舱无明显变形,气囊展开正常、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移动式壁障车经高强度碰撞后,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整体结构完整、车门可以正常打开。
中国汽研表示,以上为整个交通事故场景模拟的测试情况。截至发文前,中国汽研未在任何平台、媒介发布测试数据、报告和影像资料,也未就此次事件做出任何官方回应。对此,中国汽研倡议行业、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共同维护行业生态,维护网络清朗。同时,中国汽研将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声誉的追诉权。
中国汽研表示,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始终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坚守公正客观的立场开展各类评测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来源:“中国汽研”微信号
东风柳汽此前回应:“某汽车品牌严重侵权”
中新经纬注意到,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柳汽”)7月31日发布声明称,某汽车品牌在2025年7月29日发布与乘龙卡车正面碰撞视频的行为,已构成严重侵权,并超过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严重误导和损害公众知情权,对东风柳汽品牌及商业名誉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
东风柳汽当时提到,某汽车品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东风柳汽称,截至目前该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某汽车品牌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场景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不仅贬低东风柳汽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
8月1日,东风柳汽在《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提到:近日,理想汽车在其产品发布会及网络传播中,使用涉及该公司乘龙旧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公司技术核查及专业评估,该视频相关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东风柳汽呼吁:严守交通法规、坚持定期维保、提升主动预防意识——这比任何测试都更能构筑起坚实可靠的安全壁垒。(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