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与有价值的阅读有关!
2025年中央政策要求通过多方面举措严禁盲目投资,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强调对于境内投资,要求企业遵循相关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和技术规范等,避免盲目跟风投资,注重投资效益,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对于车企而言,面对当前的竞争格局,应把有限的资金精准投送到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开发上,不应该用珍贵的现金流用于试错,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结束。
洞察未来,精准把握
从宏观形势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内经济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种经济环境会给车企的投资决策和市场预期带来显著影响,如果不能慎重考量、精准洞察,毫无节制的加大投资必然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因为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发生变化,使车企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投资的项目可能面临滞销的风险,负债高企的新势力汽车品牌接连倒下,就是资金链断裂后导致的恶果。
从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出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以及以智慧驾驶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三条“产业曲线”并存的格局。可供消费者选购的车型越多,车企的压力就会越大,能够拿到的市场份额就会越少。当前新能源车虽然挑起产业大梁,传统燃油车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智慧驾驶同时深刻改造着消费者的日常用车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如果追加的巨量投资并不能带来市场认可,可能无法获得预期收益。
从技术迭代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汽车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也在加快。车企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竞争力。然而,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车企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其投资的项目可能会面临技术落后、被市场淘汰、资金链断裂、消费者不认可等一系列风险。
千亿研发,销量低迷
根据公开信息,一汽集团近5年净利润分别为2019年440.5亿元、2020年467亿元、2021年243亿元、2022年490亿元、2023年400亿元,虽然查不到红旗的净利润数值,但是我们却听说了红旗巧立名目的千亿研发投资,几乎要掏空一汽的全部净利润。
2024年7月20日,在中国一汽第四届先进制造技术“旗智・iM”高端论坛上,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披露红旗未来五年将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着力攻克983项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11月12日,在2024中国一汽红旗品牌新能源之夜上,红旗品牌发布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等成果,也提及未来5年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聚焦纯电、混动与智能领域研发,预计攻克超900项关键技术。
2025年6月16日,在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上,一汽红旗宣布未来5年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聚焦纯电、混动与智能领域的研发,预计攻克超900项关键技术。
什么样的研发需要1200亿元的巨额研发呢?一汽红旗没有明确的回复,只是笼统的说有几百项关键技术要烧光这批钱。笔者查阅大量公开信息,红旗整出来的所谓技术研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聚焦智能、绿色、数字等983项关键核心技术,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池技术、电驱系统等领域,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2、技术平台建设,投入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等建设,天工平台覆盖多种车型,九章平台提供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推动产品智能化、电动化。
3、制造工厂升级,用于智能工厂和零碳工厂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如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
4、产品矩阵拓展,用于红旗品牌旗下产品的开发与升级,如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建设,提升自动化水平,以及红旗L4新车、红旗L5民用版等车型的研发。
5、智能网联化,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方面持续投入,如红旗智造中大型豪华纯电SUV天工08基于相关平台打造。
6、安全标准建立,积极践行“珠穆朗玛”计划,将全新安全标准嵌入开发验证全流程,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阅读以上6个项目方向,你会发现巧立名目,重复烧钱的项目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池技术,看起来高大上,实则空话连篇,因为一汽红旗先列出了5年烧掉1200亿的花钱目标,再往里填充花钱项目,至于要把项目做到什么水平,处于行业先进还是世界前列,没有具体的锚定物和参照物,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监管部门的戏弄?
至目前我们已知,一汽红旗投入海量资金搞出来的九天纯电平台,旗下天工系列车型已经上市三款,2025年销量如下:
天工08:前五个月累计销量2076辆,月销量未突破千辆,5月销量796辆。
天工05:前五个月累计销量905辆,3月销量达峰值277辆后,4、5月连续下滑。
天工06:4月销量172辆,5月跌至154辆,上市后销量下滑。
三款车月销不足千的状态,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难道这不值得问责吗?
在红旗的千亿投资中,另一个烧钱大项就是芯片研发,根据官方公开信息“红旗1号”芯片是中国首颗车规级5nm五域融合芯片,已经应用到了天工08车型。但从公开信息中可知,红旗1号芯片是中国一汽与中兴通讯联合研发的,至今官方不敢公布该芯片的具体算力数值;官方也未公布红旗1号芯片的具体功耗数值,只是含糊其辞的宣讲该芯片和同类芯片相比,功耗降低了12.5%,同类是谁?我们都不知道;但是,红旗芯片的研发费用要比理想、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多花几十个亿,这些钱是怎么花的?
审计监管,刑事追责
红旗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中国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也是央企之一。央企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中国一汽符合这一特征,所以红旗也可视为央企体系内的品牌。
所以,按照合法程序,红旗1200亿元的研发投资需要报备,且有多个部门进行监管,具体如下:
1、报备情况:需按照《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统计规范(试行)》(国统字〔2019〕47号)、《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研发支出核算统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财评〔2020〕47号)等要求,真实、完整、准确核算和统计研发经费投入,并向相关部门报送研发活动相关支出等情况。
2、监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负责监管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对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进行考核,监督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效益。
3、科学技术部: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央企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与国资委协同推动央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4、财政部:负责编制年度科技研发专项预算,监督检查研发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会同科技部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评估资金使用效益。
5、审计署:对中央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检查研发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央企千亿级别的投资有严格的监管和审计,不知道一汽红旗这个1200亿元的研发投资项目,最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