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最新产销快报显示,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月单月销量为10280辆,较去年同期下降6.38%,呈现出一定的下滑趋势。产量同样呈现下行趋势,7月共生产10745辆,同比减少7.79%。这一数据打破了今年以来销量持续高增长的态势,引发市场关注。
北汽新能源
尽管7月表现欠佳,北汽新能源前7个月累计销量仍实现77432辆,同比大幅增长98.58%;累计产量达78754辆,同比激增162.05%。
公告特别说明,销量数据中包含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合作车型。这种单月下滑与累计增长并存的局面,或许折射出企业在市场波动中的发展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1-7月的累计销量来看,北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不过在销量整体增长的背后,北汽新能源的财务压力不容忽视。
北汽新能源7月产销快报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达9.53亿元,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的持续亏损态势。
更严峻的是,公司现金流已亮起红灯——截至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剩36.7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的83亿元骤降55.4%,流动性压力是否凸显,值得关注。
事实上,从北汽蓝谷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北汽蓝谷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亏损为22亿元到24.5亿元;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非后的归母净亏损为22.3亿元至24.8亿元。
北汽蓝谷
去年同期,北汽蓝谷的净亏损为25.71亿元,扣非后的归母净亏损为25.82亿元。这意味着,从2020年开始至今,北汽蓝谷连续5年半亏损超300亿元。
应该说,这一局面,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北汽蓝谷方面称,一方面,为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公司持续强化产品布局,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快速扩张销售渠道,影响公司短期业绩;
另一方面,虽然公司销量迅速增长,产品盈利能力持续优化,但规模经济尚未充分体现,公司仍处于亏损阶段。
北汽新能源
不过,对于未来,北汽蓝谷方面抱有乐观期待。北汽蓝谷在公告中称,基于公司新产品陆续投放带动的销量增长以及降本增效成果的显现,公司下半年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
此外,我认为,国内车市激烈的竞争,可能也是造成北汽蓝谷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目前,北汽新能源坐拥极狐与享界两大重磅品牌。
其中,极狐品牌销量增长较为迅猛,不过由于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享界S9
至于定位高端的享界品牌,目前市场销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作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旗舰品牌,享界目前仅S9一款车型在售。
好在,面对当前的局面,北汽蓝谷管理层正多措并举寻求突围。公司于今年4月启动60亿元定增计划,其中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及关联方福田汽车承诺认购30亿元,该资金计划用于新能源车型开发和AI智能化平台建设。
董事长张国富提出的2025-2027年“三年跃升计划”目标宏大——2027年产销规模剑指50万辆,跻身新能源汽车头部阵营。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但该战略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方面需维持极狐的销量增长,另一方面亟需提升享界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销量规模。目前,消息显示,享界全新C+级豪华旅行车及B+级SUV已在研发中,产品矩阵扩充在即,当然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享界S9
本文结语:
目前,市场淘汰赛的哨声或许已经吹响,北汽蓝谷等车企都可能在国内车市面临一定的挑战或者压力。
不过,与此同时,北汽蓝谷背靠北汽集团,手握60亿定增筹码,坐拥极狐与享界两大重磅品牌,也可能是机遇所在。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北汽新能源能否凭借双品牌战略突破盈利魔咒,60亿元定增又能否为其赢得转型时间窗口,我们还是交给市场来研判。
在此,车宇世界希望北汽新能源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销量和发展前景。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数据来源于北汽蓝谷官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章,总第11853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