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售后回场率攀升,却面临保养项目少、周期长的挑战,业务量与盈利能力远不及传统燃油车时代。毛利率下滑、盈利点单一(过度依赖钣喷)、成本高企,进一步压缩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的售后业务盈利空间,加大持续性经营风险。如何破局?关键在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养业务:创新保养套餐,拓展服务内容
1. 开发差异化“三电系统” 保养套餐
新能源汽车的保养项目主要集中在电池系统检查,电机、电控系统保养,车辆软件升级等方面。经销商可根据使用特性和保养周期,开发适用于不同车型、不同使用场景的保养套餐。
例如,针对城市通勤,推出以电池健康监测、软件优化升级为主的基础保养套餐;针对长途驾驶,设计包含电机系统深度保养、底盘检查调校的综合保养套餐。基于车型特性与使用场景定制的保养套餐,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保养业务附加值。
2. 拓展保养增值服务
例如,可提供车辆内饰深度清洁、外观漆面养护等美容服务;智能辅助驾驶设备加装、车载娱乐系统升级等个性化改装,以及推出保养赠送充电卡、洗车券等优惠活动。此类增值服务可延伸服务链条,增强客户粘性与单次收益。
电池相关业务: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
1. 专业电池检测与维护
经销商需配备专业的电池检测设备,定期为客户车辆进行电池健康检测,评估电池的容量衰减、内阻变化等关键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为客户提供电池维护建议,如均衡充电、电池冷却系统清洗等。对于电池性能出现明显下降的车辆,可提供电池修复服务,恢复部分电池性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为客户节省更换电池成本,同时也创造新的盈利点。
2. 推广电池租赁服务
针对部分价格敏感型客户,厂家可推出电池租赁服务,为客户提供电池租赁形式,降低客户购车门槛以及购车首付金额。在租赁期间,经销商负责电池的维护和更换,获取稳定的租金和服务费,同时缓解客户对电池衰减和更换成本的焦虑。
增值服务: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
1. 专业道路救援与应急充电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故障、电量耗尽等。经销商配备专业的救援车辆和设备,快速响应,及时为客户提供帮助,此外还可提供应急充电服务等更契合电车痛点的解决方案,增强客户对品牌的信赖。
2. 软件升级与个性化定制
新能源汽车普遍搭载先进的智能系统,软件升级对于提升车辆性能、优化用户体验具有重要作用。经销商应积极与主机厂合作,及时为客户推送智能驾驶辅助、车机系统等关键软件更新。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探索界面主题、专属驾驶模式等软件定制服务。通过此类服务,为客户提供持续价值和差异化体验。
3. 精细化会员运营
构建完善的会员制度,根据客户的消费金额、保养次数、推荐新客户数量等指标建立分级会员体系,匹配差异化权益,例如,高级会员可享受优先维修、免费上门检测、保养折扣等特权。同时,推出积分兑换活动,客户在消费、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取的积分,可用于兑换充电卡、汽车用品、保养服务等。通过此类活动,提高客户的消费频次和忠诚度,促进售后服务业务的持续增长。
技术迭代与市场深化要求车企开放售后体系,推动技术共享,降低维修门槛与设备成本。同时,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夯实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构建多维用户情感连接,赢得信任,实现真正的“情感忠诚”与“行为忠诚”。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把握用户用车习惯与消费特征,持续开发差异化服务,建立长效的消费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