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号在马拉内罗法拉利工厂门口竟然出现了一台SU7 Ultra。有人欢呼:中国性能车扬名立万;有人调侃:这才是皮耶罗80岁的生日礼物;也有人言之凿凿:法拉利正通过研究小米来开发下一代纯电平台。
不管怎么说,法拉利的确在研究SU7 Ultra。其最新的电动车,在性能层面就是瞄着SU7 Ultra去的。作为中国车迷,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中国汽车终于成为了性能领域的标杆。而另一面,法拉利的决定也着实荒唐可笑。
SU7 Ultra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扔在了电动性能车的水池里,随着水花飞溅、池底露出,让我看清了电动性能车是怎么回事儿。别管什么传承、什么基因,也别看车尾挂的是RS、AMG还是Turbo,在电动车领域都是骗人的鬼话。
SU7 Ultra用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达到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的水平。甚至在保时捷的后花园——纽博格林北环,SU7 Ultra也比 Taycan Turbo GT更快。
一个造手机的,第二款车就能如此,不禁让人好奇是小米太强,还是电动性能车水份太大。就好比某个原始部落里,一小孩儿说他百米能跑9.5秒一样。
曾经性能车是一个黑箱,我们不知道在纽北跑到7分究竟要花多少钱,从结果看一定不便宜。当然也不乏挑战者,比如东瀛战神——日产GTR,但这台车也要100多万。所以燃油性能车,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每一个气缸、每一匹马力、每快一秒都是明码标价的。以至于一切都变成理所应当——想要性能就一定要花很多钱。
而SU7 Ultra的出现,让人们知道原来在纽北跑到7分只需要81万,曾经的规则不存在了。所以任何想做电动性能车的品牌,SU7 Ultra是必须要参考的对象。
至于法拉利学习小米,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向行业标杆看齐嘛。但选择制造电动车绝对是愚蠢的。这可是法拉利——顶级奢侈品牌。支撑其昂贵售价的原因,是它足够稀有。
多缸引擎,由于复杂的构造,本身就价格不菲。在燃油时代顶级汽车品牌,无一例外都是多缸引擎。比如劳斯莱斯,旗下产品无一例外都是V12引擎,以此来凸显它的稀有。“多一个气缸,多一份尊严”便是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口头禅。
试想,在燃油时代,如果5系、E级这个级别的车都是V8引擎起步,V12不过6、70万,那么宾利、劳斯莱斯还有底气买他们将近10倍的价格么?
而法拉利更加如此,引擎就是这个品牌的图腾。回顾历史,法拉利最初在赛场上“斩杀”对手,所以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引擎,尤其是V12引擎。
恩佐法拉利对V12引擎更是偏执,他说过:12个气缸就像12个音符,能奏出最完美的交响乐。他甚至都不喜欢涡轮,认为它掩盖了发动机的美感。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空气动力学是为那些不会造引擎的人准备的,虽然大概率不是恩佐法拉利说的,但也蛮符合他偏执的心境。
再看看现在的法拉利,气缸越来越少,新一代“马王”只有一台可怜的V6,甚至真的准备去造一台电动车。即便性能超过SU7 Ultra,那又能强多少呢,除非做出一台3000匹马力的怪兽。除此之外还能依靠什么来支撑它的稀有性呢?
智能化或轻量化?显然都不靠谱。
汽车和钟表很像,论功能性昂贵的机械表显然比不上电子表,更别提现在的智能手表。顺便给一块智能手表贴上百达翡丽的标,就能价值千万。因为市场已经太透明了,我们知道一块顶级性能的智能手机是多少钱。
而机械表更像是精心雕琢的工艺品,附带了计时功能,所以背后附带的情绪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汽车也是一样,尤其是像法拉利这样的跑车,情绪价值必须是第一位的。精美的引擎和嘹亮的声浪,是最能让人兴奋起来的东西。即便像Purosangue这样不伦不类的法拉利,开过后我也有点喜欢,就因为它是12缸的,它的声音没有变。
那一台电动法拉利又有什么情绪价值呢?当然不止法拉利,任何顶级品牌做电动车都显得很滑稽,就像是一块昂贵的电子表。
不过想想看,假如欧洲这些品牌都被所谓“环保”的理念拖垮,对国内车迷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不仅会造电动车,燃油车也不差。长城不就在做V8引擎么,谁又能保证其他自主品牌不能弄出一台V12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