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超市停车场,我亲眼瞅见俩司机因为出库剐蹭吵得脸红脖子粗。一个说 “你咋不看后面”,另一个喊 “谁知道你突然就往外冲”,其实啊,这事儿说不定一个转向灯就能避免。
我刚开车那会儿,侧方停车出库总跟做贼似的。好不容易把车塞进那巴掌大的空位,要出来时盯着后视镜能瞅三分钟,生怕旁边车道突然窜出辆车。有回心急没打灯,刚把方向盘往左打了半圈,旁边一辆 SUV “嗖” 地就擦着我车头过去了,吓得我脚刹踩得死死的,手心全是汗。副驾的老司机朋友叹了口气:“你倒是把左灯打起来啊,人家看见了自然会慢点儿。”
后来我才慢慢琢磨出这里面的门道。你想啊,侧方停车时咱们的车几乎是贴着马路牙子的,旁边车道的车往前开,视线很容易被旁边的车挡住,根本瞅不见你是不是要动。这时候拨一下左转向灯,那一闪一闪的黄光就跟咱们眨眼睛打招呼似的 ——“哎,我要出来啦,麻烦等我一下哦”。
前阵子在小区门口,我见着个特别暖心的场景。一位阿姨开着小电动车,侧方停在药店门口。她出库前慢悠悠打了左灯,旁边那辆正要超车的小轿车立马就减速了,司机还朝阿姨挥了挥手。阿姨慢慢把车挪出来,路过小轿车时还笑着点了点头,那画面看着就特舒服。你看,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让路上的事儿都顺顺当当的。
不过我也遇见过打了灯还是被催促的情况。有次在医院停车场,我打了左灯准备出库,后面那辆黑色轿车一个劲儿按喇叭。我当时有点委屈,心想我都打招呼了,你就不能多等两秒?后来瞅见那司机摇下车窗,指着副驾 —— 原来他车上有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孩子好像不太舒服一直在哭。这时候我赶紧加快动作,他也没再催,等我完全出来了,还朝我比划了个感谢的手势。这事儿让我明白,打灯是种礼貌,但互相体谅更重要。
现在每次侧方出库,我都养成了 “一踩二拨三观察” 的习惯。先踩住刹车稳住车,再拨左转向灯,等那黄灯闪上两三下,确认旁边车道的车有减速迹象了,再慢慢打方向。有回旁边是个新手司机,看见我打灯,愣是停在那儿朝我摆手,意思是让我先过。我出库后特意摇下车窗跟他说 “谢谢”,他脸都红了,特可爱。
其实开车这点事儿,就跟平时走路似的,你抬手示意一下,别人就知道该咋配合。侧方停车出库打左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得养成习惯。刚开始可能会忘,就跟我刚开始总忘系安全带似的,多提醒自己几次,慢慢就成条件反射了。
我那闺蜜刚买车时,总说打灯没必要,“反正我慢慢开就行”。结果有次在商场停车场,她没打灯就往外挪,正好赶上旁边一辆车加速通过,虽然没撞上,但俩车离得特近,吓得她好几天不敢开车。后来她跟我说,现在出库前不仅打左灯,还得等上五秒,“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这灯就是我的护身符”。
你还别说,这小小的转向灯,还真能看出开车人的素质。那些规规矩矩打灯的,哪怕技术差点,也让人觉得靠谱;反观那些不管不顾猛打方向的,就算车开得再溜,也让人心里发怵。毕竟马路上不是一个人的舞台,你体谅别人一分,别人也会让你三分。
现在我每次看见有人侧方出库打左灯,都会下意识放慢点速度。不是说非得停下来等,至少给对方一个反应的时间。有时候遇见新手司机,我还会轻轻按一下喇叭,不是催他,是想告诉他 “我看见你了,慢慢来”。
说到底,开车讲究的就是个互相照应。侧方停车出库打左灯,这点儿小事儿,既保护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可能刚开始会觉得麻烦,但习惯成自然后,你会发现路上的剐蹭少了,争执少了,连开车的心情都变好了。
希望咱们都能养成这好习惯,让马路上的每一次相遇都顺顺利利的。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不妨试试?说不定下次出库,你就会收到旁边司机友善的回应呢。
最后呀,愿看文章的你,一路平安顺遂,要是觉得有用,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说不定就能财运亨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