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9和问界M8,这款车价格差不多。但问界M8供不应求,从下了购车定金到提车差不多要两个月时间,一个星期的销量和腾势N9一个月销量差不多。
可要知道,比亚迪可是国内一哥,明明要技术有技术,要市场有市场,但为什么在高端豪华汽车中,比亚迪就是前进乏力?
我看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个问题,这么说吧,如果比亚迪把高端汽车领域能拿下来,那这世界的认知就被颠覆了。
比亚迪本质上,还是刻着效率优先的烙印的,它最开始是靠着整合产业链,严控成本,大规模来获取胜利,这套体系在中低端销售中绝对所向披靡。
可是这套体系在豪华车领域中几乎不会有任何作用。就比如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全产业链,用来做中低端车没问题,但用来做高端豪华车,却还是力不从心。
因为对豪华车主来说,人家购买的并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人家寻求的是全方面的价值认可。
但像问界M8这样的豪车车主,需要车辆能够有远远高于法律法规规定的被动和主动安全设计,以此来获得内心的安宁。
豪车车主需要顶级的舒适性,细腻的静谧性,精准的操控性,车里的每一处,都必须要经得起推敲才行。
但是豪车车主的这些需求 和比亚迪的技术流,实用派,成本派是完全不相符合的。比亚迪的这些标签放在中低端市场是加分项,但放在豪华车市场却是个减分项。
而问界M8那边,偏偏就有着华为严苛的品控做支撑。哪怕对汽车再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华为和赛力斯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赛力斯完全按照华为标准体系来做,搞得有些人都要辞职,因为实在受不了如此严格。
但是严格的要求,最终出来了优秀的产品,包括像陈震这样的车评人,不佩服任何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只对华为智驾系统不断点赞,本身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华为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中锻炼出来的高标准引入到造车环节,这是一种对极致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偏执,而这,刚好是塑造高端信任感的核心原料,让用户相信每一辆交付的车,都可以兑现豪华品质的承诺。
比亚迪这边也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一点,比亚迪的云辇系统和高阶智驾现在也都做的相当不错,但它毕竟是从低端车开始起步的,想要一下子把基因扭转过来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理想汽车的产品是从高往下打的?先是有理想L9,后来数字一个个往下挪,就是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比亚迪的技术储备毋庸置疑,但如果想达到问界系列那种豪华车的高度,比亚迪还必须切实理解高端用户内心的价值权重,并重塑其品牌形象,这才能触摸到那个熠熠生辉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