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股研究社
特斯拉公司(NASDAQ:TSLA)在推动纯电动汽车(BEV)进入主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领导下,特斯拉还助力加速了多项电动汽车辅助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包括储能技术、人工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全自动驾驶(FSD)技术,以及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节约方法。
从历史上看,特斯拉主导着新兴的电动汽车市场,但在过去几年中,特斯拉一直在将其领导地位拱手让给其他制造商,其中最明显的是比亚迪。
不过,投资者仍然看好特斯拉在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历史优势,相信它能够进军新兴市场或尚未开发的市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后,如今的希望寄托在储能、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技术上。
分析师认为公司面临的几大风险包括:内部运营风险、外部威胁,以及马斯克因为分心于其他事务而精力过于分散。特斯拉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但它没能守住最初的领先优势。它似乎成了 “领跑者”,但众多潜在竞争对手紧随其后 —— 这些对手借鉴技术、完善已有知识,如今已成为潜在的领导者,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这位 “领跑者”。
特斯拉在埃隆·马斯克的领导下不断发展,最近他一直忙得不可开交。他的其他公司,包括SpaceX(SPACE)、收购X(前身为Twitter)、狗狗币(DOGE),以及随后的争执,都让他分心。他虽然表示会更加重视特斯拉,但仍然会发一两条推文,让白宫感到恼火。最近宣布向埃隆·马斯克授予9600万股临时股票奖励,或许能让他更聚焦一些。
2024年,电动汽车产量约为1730万辆,增长超过25%,占全球新车总销量的20%以上。其中,在华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为1240万辆,占比72%。在华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近40%,超过1100万辆,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64%。
2024年,特斯拉汽车总产量首次下降4%,从185万辆降至177万辆。总营收增长1%,从968亿美元增至977亿美元,但汽车销售收入却从824亿美元降至771亿美元,降幅超过6%。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出现下滑,从2023年的19%降至2024年的18%。
最近的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也令人失望;本季度总收入下降 12%,其中汽车收入下降幅度更大,为 16%。
2025 年第二季度是特斯拉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从引领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转型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相关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特斯拉约75%的营收来自汽车业务,但它仍然是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而不再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如今,这一头衔落到了比亚迪手中。
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总收入的14%,与汽车销售和服务相关。其余12%(28亿美元)来自能源生产和储存。预计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因此28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尚未构成领先地位。
其他电动汽车车型也在陆续上市,但特斯拉在准时交付方面并不出名;想想 Cybertrucks 的延误就知道了。我们或许会再次看到马斯克先生睡在工厂地板上,就像他在生产 Model 3 和 Model Y 期间那样,以确保准时交付。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转售价值很低。它们的价格明显低得多,二手特斯拉汽车上市会蚕食新车的销量。
对于机器人和机器人出租车来说,需要快速推出,而交付可能是一个瓶颈,因为及时交付不是特斯拉的强项之一。
另一个重大风险领域是,不仅是特斯拉,所有电动车厂商都依赖各种稀土元素,虽然部分资源的供应能逐渐多元化,但关键元素钕(电动车电机的核心材料)90% 来自中国。有些供应链瓶颈或许能缓解,但新的瓶颈可能出现,现有瓶颈也可能加剧。
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提到美国的补贴减少了,而明年下半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后,特斯拉的经济效益会变得非常可观。但他也警告,接下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比较艰难。
是的,我们可能会经历几个艰难的季度。我不是说一定会,但有可能,比如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但一旦明年下半年,也就是明年年底,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如果其经济效益不那么引人注目,我想我会感到惊讶。
在特斯拉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其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扩大规模。
要让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走进家庭、实现大规模应用,它不能只是个新奇玩意儿。它得能做人最讨厌的家务:割草、拖地、洗碗、整理房间?或许还能提供安防功能?但要实现这些功能还得好几年,而且针对这些单项任务,已经有更简单、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了。再往远看,它可能和 Neuralink 合作,给截肢者用,或者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全身辅助设备,这些或许有用。
据说铝离子(Ai)电池已进入 advanced 研发阶段,最早明年可能就会用于电动车,有望带来变革。铝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有优势,能提升电动车续航,还更环保、充电更快、充放电循环次数更多。这种储能技术不止能用在电动车上。但目前公开信息太少,不清楚这项技术的研发进度,也不知道谁会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
特斯拉投资者的另一大希望是其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今年 6 月它在得州奥斯汀推出,这标志着在电动车竞争中输给比亚迪后,特斯拉开始转向这一领域。但比亚迪已经宣布,将为所有车辆免费搭载 “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系统,这能让比亚迪快速收集数据,研发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谷歌(NASDAQ:GOOG)的 Waymo 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竞争,谷歌财力更雄厚,资产负债表上有大约 950 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更有能力扩大这项技术的应用规模。
特斯拉有潜力在上述领域成为重要玩家,但分析师不认为它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无论从当前财务数据还是未来一两年的前景来看,特斯拉的估值都显得过高。它本质上还是家电动车厂商,只是附带涉足一些可能高价值的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加快、参与者增多,用不了多久这个细分市场就会成熟,利润率也会收紧。
所有传统车企的预期市盈率都很低:大众4.9 倍,通用汽车5.6 倍,福特9.4 倍。而特斯拉的预期市盈率是 180 倍。最接近的同行是比亚迪,营收和利润情况与特斯拉相近:比亚迪 2024 财年营收 1060 亿美元,利润约 60 亿美元;特斯拉 2024 财年营收 980 亿美元,净利润 70 亿美元。研发投入方面,特斯拉 53 亿美元,比亚迪 78 亿美元。2025 年预期市销率:比亚迪 0.99 倍,特斯拉 10.5 倍 —— 后者是前者的 10 倍多。在我们看来,这个估值太高了。就算把特斯拉当 IT 公司看,Waymo 的母公司谷歌 2025 年预期市销率也才 5.8 倍。
特斯拉传出的任何风声或传闻,都会让竞争对手加足马力,力争先把相关技术推向市场。速度至关重要,任何延迟都会让对手再次超越,就像在电动车领域那样,特斯拉会迅速失去技术护城河。
给特斯拉估值很难。考虑到未来几个季度,特斯拉在电动车销量上可能会进一步输给竞争对手,2025 年 183 倍的预期市盈率实在站不住脚。风险因素太多,尤其是马斯克给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特斯拉会在多个领域表现强劲,但不太可能在任何领域成为明确的领导者。鉴于其过高的估值,分析师对特斯拉的初始评级为 “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