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又惹争议,原因是车没下线,小米汽车员工让7日内补齐尾款,不补齐定金直接作废。
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称被“小米汽车要求提前支付尾款”,并贴出相应截图,引发市场关注。
一位小米SU7的用户称“车辆待生产,显示还有22至25周交付,今天突然收到交付顾问要求我7天内付款,我的要求是验车后再付尾款,销售表示不付款就会把订单取消,定金不退。”
他是在7月30日收到小米汽车销售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消息,表示非常气愤。“我被‘吓到’了。”该准车主告诉记者,自己已请律师在处理。
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购买小米汽车时遭遇“车辆未交付却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并且若拒绝支付,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定金不退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小米汽车尾款支付的争议自2024年底起便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讨论。
2024年底,已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提及,自己的订单显示提车时间尚有数月,但销售已催促支付尾款,并称若未按时支付,订单可能被取消。
另一用户也反映类似情况,因未能及时支付尾款,订单被顺延,需要重新排队等待交付。
也有用户近期表示,自己的订单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被标注为“违约”,5000元定金面临被扣的风险;还有用户提到,小米汽车App显示车辆还有22周—25周交付,但销售就已发来尾款支付通知,明确告知逾期未付将被视为放弃订单。
更有用户质疑付款流程的合理性,称车辆尚未验车,销售就要求先支付全款,否则无法进入交付排队序列。
今年5月,还有一位博主透露,有小米汽车车主的订单显示需要等待三个月,但销售仍要求立即支付尾款。在该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此事后,小米汽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定金不退”转为协商保留订单。该用户直言,若未主动曝光,自己可能会损失5000元定金。
对比行业内的其他车企,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普遍允许用户在验车后支付尾款,而且明确将“车辆到店”作为付款的前提;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则多采用“付+提车时结清尾款”的模式,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资金占用风险。
多位北京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要求提前交尾款仅针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准车主。“只是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比如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较低,或表达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称,小米汽车主要是担心车辆生产出来后准车主又不想要了,会影响向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交付。
知情人士介绍,小米汽车的这种判断通常基于两点观察:
一是交付方提前一个月联系客户办理金融分期等必要手续时,客户表现出拒不配合的态度;
二是客户在官方交流群或其他渠道流露出不想要车的意向。这些迹象都可能促使交付方采取提前支付要求以确认客户的真实购车意图。
汽车资料
2022-03-30
2022-06-15
2022-03-07
2021-01-07
2021-01-02
2020-12-29
2020-12-26
2020-11-10
2020-10-14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