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汽车与科技领域跨界的纵横捭阖已悄然拉开。
继去年上汽总经理贾健旭后,今年以来,已有多位车圈大佬相继莅临深圳,与华为CEO任正非会面,包括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以及刚刚荣升一级央企的中国长安掌门人朱荣华。
当汽车被定义为“带轮子的智能手机”时,一场科技与制造的联姻,将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船票,或许这将成为重塑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不可忽视的一招。
“昨天前往深圳拜访任正非先生,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任总还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
最近,刚上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的朱华荣和公司总经理赵非一起去了华为总部。
朱华荣表示,任总的视野、格局、睿智、激情,我等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令人敬佩!言语之间就能看出,朱华荣对任正非的态度是非常谦恭的。
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专程去了一趟华为总部拜访任正非。他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此次会晤的细节:双方就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客户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
“任总的睿智和超前洞见令人钦佩,其先进经验对广汽改革发展、营销创新和客户洞察极具价值。期待双方合作项目首款产品尽快上市,共塑未来新出行。”冯兴亚说。
更早的2月份,何小鹏也在微博写道,“今天很荣幸向任总学习交流!无私,睿智,大道至简地给了很多在科技、企业、文化、治理上的思考和建议。”
有意思的是,三位汽车大佬都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词——“睿智”。要知道,这三位拜访者,哪一位不是身经百战、个性鲜明的人物?要让他们对另一名企业家心服口服,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概很少有像任正非这样,能够让众多老板服气的。这背后,是因为华为的成就非凡,尤其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映射在汽车圈,越是艰难时刻,就越需要精神支柱。
“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对任正非,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敬佩之情。
寻求精神共鸣之外,不同大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何小鹏采用了“无私”这个字眼,某种程度上,华为牵头的鸿蒙智行,与小鹏汽车存在一定竞争,但任正非抛弃门户之见,依然坦诚相见。
何小鹏还提到,任正非大道至简地给了很多在科技、企业、文化、治理上的思考和建议。“大道至简”的表述可以看出,这次拜访虽然触及公司治理话题,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或许,这也与小鹏汽车在管理上逐步成熟有关。
在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小鹏汽车曾一度陷入困境,仿佛置身于ICU之中,命悬一线。何小鹏透露,在最艰难的时期,小鹏汽车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但小鹏汽车挺过了这一次难关。
对长安汽车来说,独立后所拥有的资源、主导权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朱华荣与任正非的交流偏宏观层面,以顶层设计为主,从战略高度为长安汽车、阿维塔把脉。
当然,华为鸿蒙智行高流量赢得的高销量,也令朱华荣羡慕不已,甚至在公开场合感叹,国内外的传统车企、新势力都面临重大挑战——原来的“三力”产品力、营销力和品牌力,正在调整为产品力、流量力和生态力。
与朱华荣的踌躇满志相比,冯兴亚的内心或许显得更为焦虑。冯兴亚重点谈及,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
显然,如果要说公司治理层面,华为无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华为已从最初的六人团队壮大为拥有超过18万名员工的庞大集团。华为的治理机制有一条广为人知:决策模式一定要前移,“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广汽集团宣布开启自主品牌三年“番禺行动”,总部搬迁至广州番禺汽车城,管理模式从战略管控转变为经营管控。“番禺是广汽自主品牌发源地,我们要让听到炮火的人做决策。”冯兴亚如是说。
再比如,冯兴亚也曾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我们无法改变风,但可以改变帆,调整帆的角度,以适应新的航程。改革、调整、转型是广汽的必由之路。
广汽的处境,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节点了。就在今年7月,广汽集团发布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同比由盈利转亏,归母净亏损幅度在18.2亿至26亿元之间。而2024年同期,广汽集团录得归母净利润15.2亿元。这是广汽首次中期盈转亏。
面对这样焦虑时刻,冯兴亚自然更多向任正非请求公司治理层面的话题。
车圈大佬“排队”拜见任正非,自然不是务虚会,实际上,各方也带着项目一起来切磋的。
在拜访任正非4个月之后,小鹏联合华为发布了“追光全景”抬头显示(WHUD)。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很少为“非核心”单一技术召开专门发布会,更何况,这项技术还是引入合作方的。
小鹏汽车大张旗鼓的做法,彰显了其与华为合作的“诚意”。这个号称全球首个“融入AI智驾的HUD解决方案”,在清晰度、对比度、显示范围、视场信息等都有提升,还解决了用户眼球频繁变焦导致眩晕等问题。毕竟,华为在光通信领域深耕30年,奠定了其在光通信领域的霸主地位。
该技术将首先搭载到小鹏G7上,这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双方的合作还将更加深入。
广汽则面临新能源汽车高端化问题,双方核心议题直指合资企业华望汽车的运营规划。
今年3月,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正式成立。新公司全面集成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智能车控三大核心技术模块。
“华望作为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携广汽制造+华为智能优势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市场,是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8月10日,冯兴亚如此强调。
广汽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来提振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与长安已经手握月销过万的阿维塔相比,广汽旗下昊铂品牌销量未见起色,也没有一个能够在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场“站住脚”的品牌。另起炉灶,借助华为的力量推进华望,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比广汽与华为合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同,长安与华为的合作,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合作就坚定执行下去。
在智能化赛道,长安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阿维塔品牌走到了第四年,作为长安汽车高端新能源布局的重要棋子,阿维塔也成为华为内部任正非、徐直军主导的HI模式“嫡系”,然而,与智选车阵营的问界相比,两者的销量和市场地位却有着很大差距。
双方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2024年,长安宣布以阿维塔名义入股引望,成为华为车BU独立后的第一个“合伙人”,目前持有引望10%股份。随后,双方宣布合作升级为HI Plus模式,华为近千名工程师已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联合开发2026年推出的首款共创车型。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独立后要完成的布局将比从前更加广阔,从新能源技术、整车产业链到芯片半导体、智能驾驶与操作系统布局。显然,朱华荣拜访任正非,更是为了一个“新长安”而来,双方可以合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多了。
车圈大佬密集拜访任正非,某种程度也代表了车企智能化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与科技巨头的战略合作,车企能够快速补齐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短板。这也说明,对汽车行业来说,颠覆者未必造车,但一定是最懂这场游戏的“终极规则”。
上一篇:稳坐“汽后一哥”,途虎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