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的修车铺老板老周 开了辆十年的捷达。前阵子儿子劝他换辆电动车 说电费比油钱省一半。老周蹲在门槛上抽着烟 头也不抬地说:“省那点钱不够操心的。”
他这话不是没道理。去年夏天 隔壁楼的张婶买了辆电车 半夜电池突然冒烟。虽然没出大事 但消防车呼啸着停在楼下的场景 老周记了大半年。“铁疙瘩的发动机 坏了顶多趴窝。电池这东西 谁敢打包票?” 他摸了摸捷达的方向盘 塑料件都磨出了包浆 “你看这玩意儿 开十年了 除了换过两次刹车片 啥毛病没有。”
像老周这样怕风险的人不少。我表姐夫做工程 跑工地得拉工具。他总说:“电车电池在后备箱底下 磕一下碰一下心里发怵。上次见工友的电车过坑洼路 电池护板都磕变形了 吓得他赶紧去检修。” 他宁愿多花点油钱 也不想天天惦记电池安全。不是不信技术进步 实在是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毕竟车是天天开的东西 踏实比啥都重要。
还有些人不换电车 纯粹是念旧。楼上的王大爷 退休前是货车司机。他那辆桑塔纳开了十五年 发动机轰鸣起来 他能听出有没有异响。“电车静悄悄的 开着跟坐电梯似的。” 他摆摆手 “我要那大屏干啥?调空调按个钮就成 喊语音助手?我这老嗓子 它听得懂吗?” 上次试乘孙子的电车 语音助手总把 “开空调” 听成 “开窗户” 气得他直摆手:“还是机械的靠谱 按下去就有反应。”
更现实的问题是充电。同事小李住在老小区 院里连停车位都抢着占 更别说装充电桩。他算过一笔账:小区门口的快充站 充一次电得等四十分钟 加上来回跑路 比去加油站加油费时间多了。“冬天还好 夏天站在太阳底下等充电 谁受得了?” 有次他跑长途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全被占了 眼睁睁看着续航掉到 10% 最后找拖车才解了围。“从那以后 我再也不想碰电车了。”
其实没人规定非换电车不可。有人觉得电车科技感强 开着新鲜;有人就爱燃油车的踏实 用着顺手。就像有人爱吃米饭 有人偏爱面食 各有各的道理。
前几天在楼下碰到老周 他正给捷达换机油。儿子又来劝他换电车 他笑着说:“等哪天充电桩跟小卖部一样多 电池坏了跟换轮胎似的方便 我再换也不迟。” 这话挺实在 —— 买车终究是为了方便自己 不是赶时髦。
现在的电动化浪潮确实猛 但真没必要笑话那些守着燃油车的人。他们怕的不是新事物 是不确定的风险;嫌的不是科技 是没必要的麻烦;愁的不是电费 是充电的不方便。等哪天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说不定老周会主动坐进电车驾驶室 王大爷也能对着语音助手喊得顺顺当当。
说到底 日子是自己的 车是自己开的。不管选燃油还是电动 合心意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