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所属龙岗海关调研电动汽车出口难点堵点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李超) 8月20日,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7个月,深圳海关保障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621.8亿元,同比增长21.5%。
“自从深圳海关实施‘批次检验’改革,我们企业九成以上批次的锂电池生产灌装完成后,就可以通过合格评定出具危包证书。出口时,从生产线到离境口岸只需不到一天时间,帮助我们拿到了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不少订单。”深圳市凯曼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静说。
据介绍,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可以优先参与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批次检验”模式改革试点,享受海关提供的预约查验、证书“云签发”等服务,出口锂电池供应链交付效率整体可提升近七成。“小而美”企业也可以在海关办事大厅通过出口“新三样”及进口相关原材料通关业务办理专窗,获得24小时预约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服务。
此外,企业出口新能源汽车还可运用“一箱装三车”新模式,叠加海关“提前申报+抵港直装+优先吊柜+优先查验”等便利措施,国产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不断拓宽。
据悉,该关依托新型储能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持续跟进国外“新三样”领域技贸措施,积极开展技贸评议,取得不斐成绩:围绕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草案》,研提26条评议意见、2次特贸关注议题,惠及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强化技术咨询服务,组织业内专家编制出口锂电储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合规指南,组织翻译欧盟电池法规40万字,助力企业提升合规出海能力。
基地负责人王莹莹博士介绍:“基地正逐步成为深圳‘新三样’出口的坚实后盾,为特区企业应对全球储能规则变化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