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个事儿,真给我看愣了 —— 有个朋友买的某品牌国产车,才开两年,底盘居然锈穿了!你敢信?这才多久啊,正常车开五六年底盘也不该这样吧?
我跟那朋友聊的时候,他还一脸无奈呢。说当时买这车的时候,觉得配置高、价格也合适,提车那天还特意给车贴了膜、做了脚垫,宝贝得不行。结果前阵子去 4S 店保养,师傅把车一升起来,他凑过去一看,当时就傻了 —— 底盘上一块一块的锈,有的地方都能看见小洞,师傅还说 “这得赶紧处理,再开下去怕出问题”。他说那时候心里别提多堵了,这可是天天开的车啊,底盘都锈穿了,万一跑高速的时候出点啥状况,想都不敢想。
而且不光是他,我后来在车友群里随口提了一嘴,好几个网友都跟着吐槽。有个人说他的车才开三年,车门缝里就开始生锈,一开始就一点点,他没当回事,结果没过多久,锈迹顺着门缝往里面渗,连车门内侧的塑料板都被染黄了。还有个更离谱的,说他后备箱盖下面的金属条,才用两年就锈得不成样,现在关后备箱都得使劲按,不然关不严实,下雨天还得担心漏水。
有人说 “南方潮,车容易生锈很正常”,可那朋友家住北方啊,平时也不怎么下雨,冬天除雪剂都很少沾到,怎么就锈成这样了?他平时开车也小心,没走过烂路,保养也都是按时做,按理说不该出这问题啊。
我之前还听一个修汽车的亲戚说过,车生锈有时候跟钢材有关系。有些厂家为了省钱,可能会用那种防锈性能差的钢材,再加上如果喷漆的时候偷工减料,比如防锈底漆没喷匀、喷薄了,水汽一进去,很快就会生锈。他还说,你看那些合资车,虽然配置可能没那么高,但在钢材和喷漆这些基础活儿上,确实比有些国产车做得好,所以生锈的情况就少很多。
说真的,这几年国产车发展是快,外观越来越好看,屏幕越做越大,连语音控制都能跟人聊半天,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再好,也不如底盘结实、车身不生锈来得实在啊。咱们买国产车,是想支持国产,也想图个性价比,可要是连最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谁还敢买第二次啊?
我现在看见路上跑的那品牌的车,都忍不住多瞅两眼底盘,总担心会不会也有这问题。真心希望那些国产车厂商能上点心,别光顾着堆配置、降价格,把钢材质量、喷漆工艺这些基础的东西做好才是正经事,别让支持国产的人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