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增程,跳出了技术“鄙视”?
创始人
2025-08-21 14:10:21
0

从“技术鄙视”到“全面开花”,短短5年左右的时间,增程技术就迅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市场逆袭。

国内增程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成型

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国内增程混动车型的市占率已经从3%提升到了4%,预计2025年的市占率将达到6%,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保持高增长姿态,到了2030年,增程市场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3%。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混动,最近几年市场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都呈现出明显的价格下探趋势。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目前分价格区间看,插电混动车型已经主要分布在20万以下市场,其中10-15万元级是主要市场;增程混动则主要分布在20万以上市场,其中20-30万元级是主要市场。未来,随着国内电动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插混和增程的市场渗透率都将持续提升,到2030年二者的合计渗透率将有望突破40%,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万辆以上,成为乘用车市场的绝对主力。

如果把插混和增程细分之后分别统计会发现,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插混车型主要分布在A级和B级市场,以比亚迪为首的传统自主品牌,是市场主力玩家。增程车型则主要分布在C级市场,B级和D级市场目前也在加速渗透,这其中,新势力和传统自主的市场占比都比较稳定,理想、问界、深蓝、零跑和阿维塔等,是增程市场上销量排名靠前的品牌。

整体上看,当前的国内增程车市场还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态势,理想、问界已经成为行业双寡头。理想凭借“无续航焦虑+家庭场景的精准定位”,实现了旗下L系列车型的集中爆发;问界依托华为的智能化赋能,在高端增程市场也已经站稳脚跟。此外,长安深蓝、零跑等品牌通过在10-25万元价位段的产品补位,也已经逐步形成“高低搭配”的市场布局,加速了增程市场的规模化上量。

老牌玩家之外,最近一段时间,增程新玩家也开始集中冒头。

曾视增程技术为“落后方案”的合资品牌,正经历从“质疑”到“拥抱”的态度转变。上汽大众计划2026年前推出2款增程车型;东风日产规划两年内投放5款新能源车型,涵盖增程技术路线;江铃福特公布了烈马的新能源版本,该车型同时申报了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版本;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则是在近期推出了定位旗舰的新车——至境L7,新车搭载了由1.5T发动机组成的增程系统。此外北京现代、长安马自达等都纷纷公布了自己的增程产品时间表,宝马此前也被曝光了“重启增程”的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正式发布或正在储备中的合资品牌增程车型就已经达到15款以上,很明显,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已经明显滞后的合资品牌,开始试图复制自主新能源品牌曾经的后来者,靠增程系统实现后来居上的成功路径。

当然,想要这么干的不止一众合资品牌,近期想要发力增程的自主“新军”,也不少。

智己刚刚发布了自己的增程混动系统——恒星超级增程,要用大电池、长续航来拼一个增程市场的未来,首款增程车型新一代智己LS6,在8月15日已经正式开启预售。广汽的增程赛道也将有大动作,8月12日,广汽集团宣布将于8月19日正式发布其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旨在解决增程式电动车长期存在的亏电问题。

车企集体转向增程的深层逻辑

自主、合资要集中闯入增程赛道,那么问题也来了,为什么大家会选择现在进行技术路线的调整?

技术适配与市场突围,是显性的双重驱动力。

首先,增程系统结构简化,降低了研发门槛,技术路线也更易把控。传统合资品牌可复用现有的发动机技术积累,能有效降低增程器的研发成本;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有完善技术储备的自主品牌,还可以通过全域高压平台的沿用,提升增程系统的电驱效率。

其次,增程系统的总和续航优势,在当前的电池技术和补能便利性条件下,在解决续航和不能焦虑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再者,场景化需求的精准匹配,也是个关键原因。不少中国家庭其实都有“一车多用”的日常使用场景,增程车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相较于其他新能源路线,可以更好的契合这方面的用户痛点,更好的平衡日常经济性与跨城便利性。

此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从市场层面看,传统路径的失效,也在倒逼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燃油车市场正在快速萎缩,纯电的转型在其他品牌已经率先占据市场优势之后,不少后来者的市场拓展也是压力重重,从这个角度看,增程车作为“可油可电”的折中方案,既能承接燃油车用户向新能源转化,又避免纯电市场的激烈内卷。而且更关键的是,这条技术路线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后来者”已经大有可为。

政策其实也有利好,在当前“油电同权”的政策预期下,增程车享受新能源牌照红利,同时避开双积分政策对纯电车型的严苛要求。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下探,对不少品牌而言,也是转向增程赛道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技术创新刺激下,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一定的价格空间内容,增程车也可以通过搭载一个大电池,满足长纯电续航的需求。以智己汽车为例,其此前发布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就搭载了66kWh的电池包(比不少纯电车型的电池包还要大),可支持450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当前行业内增程版本售价要明显低于纯电车型的普遍预期之下,能够实现如上的大电池包装载,电池成本的持续下探,显然是一个关键前提。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随着混动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续航需求,一批50度电以上的大电量车型开始涌现,将带动单车平均电量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此外,内燃机向高效率和低能耗发展也是大趋势,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指出,当前已有PHEV车型馈电油耗进入3L/100km级别,正在向2L/100km级别发展。而增程器油电转换效率已突破3.6kWh/L,未来将向3.8+kWh/L目标迈进。800V平台和超快充电池也将加速在插混和增程车型上普及。800V高压平台和超快充电池是解决新能源汽车补能痛点的主要方案,随着800V价格下探以及混动电池充电倍率的发展,已有800V车型和搭载3C以上电池的插混车型上市,预计未来这些新技术还将持续渗透。而且,越来越多的车企还将同步研究更加多样的燃料技术混动方案,氢气、甲醇等绿色燃料具有无污染排放、易于获取等优势,车企目前正在积极拓展燃料技术混动系统方案,将为增程混动技术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后来者的突围战

增程系统已经成为国内市场博弈的关键方向,面向未来,新进入的自主和合资新玩家,将如何构筑属于自己市场护城河呢?

对自主品牌而言,智能化和成本控制是显著的优势,合资品牌的发力点则在于传统的技术积淀和全球化的体系实力。

自主品牌在增程领域凭借多年的市场深耕,已构筑起深厚的竞争壁垒,尤其是在智能化体验上,具备毫无争议的产业优势。对新进入的自主品牌而言,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还是以智己为例,其新发布的混动系统,性能参数上的看点确实不少,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66度大电池带来的纯电体验、极致的能效成本、突破性的ERNC降噪、冬季场景解决方案等,这些纸面参数,目前看起来都是行业第一梯队的,也都是直指当前新能源车用户实际痛点的产品特性。此外,智己汽车的全域数字底盘技术,通过车云协同实现底盘动态实时调校,配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等,共同构建起来属于智己的车内外智能生态。

再加上上汽的体系强力支撑,从核心部件(电池、高效发动机)研发、大规模验证(1000万公里路试+AI)、生产制造、供应链成本控制等方面,智己做增程,确实有不少属于自己的优势,但作为一个在纯电市场上还没有充分证明过自己的增程“新兵”,智己将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市场认知与品牌信任度上,作为增程领域的“新玩家”,智己需要耗费更大的资源教育市场,证明其技术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实际体验能达到宣传水平,真的具备与理想、问界等细分市场上的头部玩家一较高下的能力。

合资品牌进军增程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发动机研发的深厚积淀。大众、丰田等车企在传统燃油发动机领域耕耘数十年,拥有成熟的热效率优化技术,这些技术应用于增程系统时,可以更加高效的发电,打造低油耗、长寿命的增程动力单元,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与维护成本。在全球采购体系下,合资品牌整合资源的能力也更强。电机、电池等核心部件可通过全球供应链获取,规模化效应下的成本控制潜力也比较大。

智能化与产品迭代是合资品牌的短板。在车机智能化方面,多数合资品牌依赖第三方系统,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交互功能简陋、OTA升级缓慢等,难以满足已经被智能电动车深度“滋养”过的中国用户,对智能座舱高频交互、实时更新的需求。在产品更新速度上,不少合资品牌可能也有比较大的压力,自主品牌新车型从立项到上市现在普遍已经按月计算了,而合资品牌受制于全球研发流程与决策机制,研发周期要更长,合资品牌做增程,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如果再次错失先机,没能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也将是个灾难。

而且不得不说的事,细分市场其实已经从“蓝海”向“红海”竞争升级。随着增程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价格战已初现端倪,可预测的未来,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前的国内增程市场上,市场格局已经逐渐清晰,20万元以下是零跑、长安深蓝等品牌的天线,20万-30万元的区间,是理想、问界等品牌的入门款车型竞争的主舞台,30万元以上是理想和问界的高端品牌唱主角。未来,随着更多玩家的进场,增程赛道各价格区间的竞争肯定会愈演愈烈,零跑、长安深蓝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吸引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竞争焦点在于成本控制与基础配置优化,20万-30万元区间,理想、问界等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与丰富配置争夺市场,不少合资的增程产品,应该也会在借品牌优势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分一杯羹;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品牌溢价、高端配置与智能化体验成为竞争核心,理想、问界等头部品牌之外,不少传统豪华品牌应该也会持续发力。

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中小玩家将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或许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新玩家需要找到更细分的使用场景,比如针对越野、商用等特殊场景布局增程车型,推动增程车从“单一品类”向“全场景覆盖”进化。

小结:增程赛道的“囚徒困境”与破局之道

尽管纯电是行业公认的最终发展方向,但在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之前,增程车凭借“无焦虑体验+成本优势”,仍有望在未来几年维持黄金发展期,成为中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出行需求,与纯电动车、插混车型共同构建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毫无疑问,当前推动增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是车企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权衡后的必然选择。自主品牌凭借先发优势与智能化布局,在市场中已经占据有利地位,但也需警惕“内卷化”风险,避免陷入单纯的配置堆砌,应持续深耕电池安全、能量管理等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合资品牌虽拥有技术积淀与全球体系优势,却需放下身段,加速智能化转型,深入理解中国用户对场景化体验的需求,以更敏捷的产品迭代速度回应市场变化。

展望未来,当增程技术从解决续航焦虑的“妥协之选”,转变为融合高效、智能与舒适的“价值之选”,这场由市场需求倒逼的技术革命,势必还将更加深刻的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晚晴老年大学熙美家分校正式挂牌... 8月19日上午,晚晴老年大学熙美家分校揭牌仪式在喜庆氛围中隆重举行。贵州晚晴杂志社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个村,举行升学礼! 金秋八月,悦庄镇踅庄村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8月19日,踅庄村第八届全环境立德树人“入学升学礼”如期举...
2025年池州市“万马奔池”法... 近日,市司法局成功举办2025年池州市“万马奔池”法律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本次活动得到市律师协会秘...
鸿蒙os系统装安卓软件,畅享双... 你知道吗?最近手机圈里可是炸开了锅,因为华为的新操作系统鸿蒙OS(HarmonyOS)竟然能装安卓软...
世界第一高桥启动荷载试验 中新网贵阳8月21日电 (记者 张伟瞿宏伦)随着6辆共重210吨的三轴载重车率先驶上桥面,贵州交投集...
安卓系统怎么打开mobi文件,... 你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机里下载了一堆mobi格式的电子书,却不知道怎么打开它们呢?别急,今...
泽连斯基:乌克兰成功试射“火烈... 新华社基辅8月21日电(记者李东旭)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21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
怎么查手机安卓系统版本,如何查...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手机里隐藏着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它的安卓系统版本!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其实却能告...
26fall香港硕士申请实习证... 港校对实习证明的要求真的越来越卷了,尤其是港大商学院,细节控狂喜(bushi)!必须打印在带 log...
留学机构排名前十名 一、留学中介排名前十名机构榜 准备留学,你是不是正在纠结这些问题:"选哪家中介更靠谱?"、"申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