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在武汉盛大召开,会上正式启动了一项重大举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该项目涵盖了协作机器人、商业航天、脑机接口以及新能源乘用车等21个关键产业链,旨在通过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面对当前部分行业陷入存量竞争、低价低质竞争抬头的现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内卷式”竞争不仅挤压了优质企业的生存空间,更阻碍了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为此,实施质量强链项目,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成为当务之急。
湖北作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质量强链”联动项目的牵头省份,联合湖南、江西两省,共同制定了《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方案》。该方案将统筹三省在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上的质量技术攻关、质量管理提升以及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共建、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以期突破“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实施上,三省将围绕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安全性、动力电池安全与寿命、先进功率器件可靠性等关键质量技术,引导东风汽车、长沙比亚迪等企业开展跨区域结对攻关。同时,支持岚图汽车等企业制定关键部件的研发管理规范,推动形成兼顾创新质量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发生态。
三省还将构建跨区域品牌协同培育机制,推动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质量分级,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并联合培育产业质量标杆。通过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摒弃内卷化竞争思维,以质量提升为区域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推动品牌出海方面,三省将支持东风汽车等链主企业参与制定新能源乘用车国际标准,并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品牌联合出海联盟,共同打造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推动本土检测机构与国际认证组织建立互认通道,降低品牌出海国际认证成本,缩短市场准入周期。
湖北近年来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构建“链长+链主+链创”协同联动机制,湖北着力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质量提升共同体,并在全国率先构建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五年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累计实施了155个省级质量提升项目,服务企业超过6.5万家,解决质量问题近4万个,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收400亿元。
此次湖北省还积极参与了富硒产业链区域质量强链联动工作,与江西、陕西两省共同致力于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富硒标准体系,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富硒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形成“标准统一、质量互认、品牌联动、市场共享”的区域联动质量提升格局。
来源:https://www.drd.com.cn/jushu/202508/9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