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圈因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一系列动态而热闹非凡。这对 “同门兄弟” 的恩怨情仇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而一汽奥迪开启的 “融合直售” 新模式,更是为这场大戏增添了新看点。
近日,一汽奥迪及中国一汽官方公众号发文强调奥迪四环标志的重要性,称其是品牌严苛标准的象征,即便进入电动时代,不妥协的基因也未改变,此番言论被外界视为对上汽奥迪的嘲讽。原因在于,上汽奥迪旗下豪华电动品牌 AUDI 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开启预售,这款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取消了奥迪经典的四环车标,改用 AUDI 英文车标,这一改变无疑触动了一汽奥迪坚守传统标识的 “神经”。
过往恩怨:为了四环打了九年
奥迪在中国市场有着复杂的发展脉络。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的缘分可追溯至 1978 年,早于和一汽的接触。1985 年,上汽提议生产奥迪 100,虽因奥迪对上海大众设施条件存疑,先以 SKD方式组装,但 1988 年,大众最终将奥迪生产权交给了一汽。一汽作为央企,且当时东北工业基础雄厚,在政治和工业层面都更具优势。
不过,随着市场发展,奥迪在华面临新挑战。销量增速放缓,而彼时上汽集团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大众销量也超越一汽 - 大众。在此背景下,2016 年 11 月,上汽和大众签署合作协议,上汽大众计划铺设奥迪品牌销售渠道,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之间的 “战火”。早在签约前,一汽方面就让经销商 “冲锋陷阵”。
2016 年 10 月,一汽 - 大众奥迪召开投资人会议,并促使 “奥迪经销商联会” 成立,该联会向奥迪中国发出质问函。11 月,15 家一汽 - 大众奥迪经销商集团代表与奥迪公司开会,要求德国奥迪中止与上汽的合作,否则不再提车。最终,奥迪承诺 “暂停与上汽集团关于销售和网络的谈判”。此后,奥迪、上汽、一汽、经销商之间的扯皮事件不断,直到 2020 年 12 月,三方发布联合声明,上汽奥迪产品将通过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与服务业务,但双方的竞争态势从未真正平息。
近日,一汽奥迪及中国一汽官方公众号发文强调奥迪四环标志的重要性,称其是品牌严苛标准的象征,即便进入电动时代,不妥协的基因也未改变,此番言论被外界视为对上汽奥迪的嘲讽。原因在于,上汽奥迪旗下豪华电动品牌 AUDI 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 开启预售,这款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车型,取消了奥迪经典的四环车标,改用 AUDI 英文车标,这一改变无疑触动了一汽奥迪坚守传统标识的 “神经”。
A5 风波:双车战略下的矛盾爆发
两个奥迪的矛盾第一次爆发,是奥迪A5的上市。
在车型布局上,一款被寄予厚望、本是 A4L后续车型的新车,最终以 A5L 的名字登场。为了抢占市场,奥迪为其制定了双车战略:一汽奥迪推出的三厢版 A5L,主打经典风格;上汽奥迪的 A5L Sportback 则以大掀背设计,主打运动风。
两款车在宣传时,都将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与华为智驾系统作为亮点,还美其名曰 “德国精工与中国智慧的结合”,自信满满地称这一组合堪称 “黄金搭档”。
可当价格公布后,消费者的热情迅速冷却。上汽奥迪 A5L 先以 26 万元起的预售价亮相,随后一汽奥迪 A5L 以 25.68 万元起的价格跟进。然而,这样的定价并没有赢得认可,“奥迪 A5L 推沟里” 的评论充斥直播间,主播不得不关闭评论来控制局面。
消费者的不满主要源于配置与价格的不匹配。高配车型才配备 “油车 + 华为智驾” 组合,而那些低功率且没有华为智驾的低配车,落地价接近 30 万。相比之下,奔驰 C 级、宝马 3 系等竞品有着不小的优惠,奥迪 A5L 的诚意显得不足。不仅如此,其高功率版本的功率与海外版本相差明显,所谓的 “地表最强” 名不副实。在技术路线上,48V 轻混系统被指是为了迎合法规,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显得落后;未来的混动技术,在架构和参数上与国内车企的产品相比,也缺乏竞争力。更让人担忧的是,48V 轻混系统能否支撑华为智驾系统的高功耗,其实际表现能否达到预期,都是未知数。
标识之争:品牌基因的不同解读
除了 A5 引发的争议,车标的使用也成为双方角力的一个点。一汽奥迪和中国一汽在官方平台发文,强调奥迪四环标志的重要性,称其不仅是车头的装饰,更是品牌骨子里的严苛标准,即便到了电动时代,这份坚持也不会改变。
这番话被外界解读为针对上汽奥迪。
AUDI是奥迪和上汽联手打造的全新品牌,该品牌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奥迪经典的四个圈LOGO,改为更具未来感的“AUDI”字母车标,而且该品牌可以说是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会有类似车型的状况不一样,AUDI品牌车型仅出现在上汽奥迪旗下。
转型之战:一汽奥迪转型求变
在与上汽奥迪的纷争之外,一汽奥迪自身也在积极求变。8 月 13 日,一汽奥迪宣布开启全新 “融合直售” 模式。此模式深度整合经销商体系与直营模式优势,客户通过官方统一平台下单,全国实行统一价格,避免了客户多店比价的麻烦,也杜绝了买贵风险,还消除了强制捆绑消费,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一汽奥迪全国近 600 家经销商服务网络依旧发挥关键作用,为客户提供多样试驾、本地开票、协助上牌等一站式选车、交付服务,以及维修保养、道路救援等售后服务。作为 PPE 豪华纯电平台的首款产品,一汽奥迪 Q6L e - tron 家族成为融合直售模式的首发车型之一。
一汽奥迪这一转型举措,一方面是顺应汽车销售模式变革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期望借此提升自身竞争力,应对包括上汽奥迪在内的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从曾经围绕合作权、销售渠道的明争暗斗,到如今在车标、销售模式上的分歧与创新,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恩怨情仇仍在继续书写,而未来它们在市场中的表现,也将持续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