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东不西”到“左右逢源”
创始人
2025-08-22 21:28:41
0

浩浩长江,出千山、汇众流,过安徽、经苏沪、入东海。这条“黄金水道”上,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安徽造”奇瑞汽车出口海外。

地处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德,9条公交线路连通皖苏浙,实现跨省毗邻地区全覆盖,年客流量达38万人次。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新安江模式”,经过长达13年的“水质对赌”,实现了皖浙共赢。

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交汇点,也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5年来,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安徽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新中迎来新飞跃

立足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凭借区位和创新优势,安徽汽车产业厚积薄发,今年上半年,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汽车第一省”。

从“小草房”成长为世界500强,安徽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奇瑞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起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池”和“专利库”,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去年,安徽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崭新台阶,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走进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科里科气”扑面而来。短短几百米的道路两旁密布了3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

这里不仅诞生了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还诞生了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九章”……一项项“世界第一”,串联着安徽创新的足迹。

前不久,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被称为“地表最快”高铁CR450一经亮相,就博得眼球。最让人骄傲的是,关键部件车轮由安徽马鞍山的马钢交材自主研制。

在马钢交材生产车间,一块块钢锭在环形炉中被锻压成形,千锤百炼后,新鲜出炉的高速车轮顺利下线,并被赋上了白底黑字二维码。

手机一扫,车轮的“身份”信息跃然“屏”上:批次号、序列号、车轮外径……一目了然。

“生产过程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标准化,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是我们敢于给每个车轮亮身份的底气所在,也是工匠精神和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马钢交材总经理助理谢峰满脸自豪道。

协调中开拓新格局

两块钱公交,跨省“串个门”是什么样的体验?

“超值!”“方便!”“顺畅!”……安徽广德和江苏宜兴,山水相依、人缘相亲、文化相近,自打通了专线公交以来,凡是坐过的乘客,无不竖拇指点赞。

午饭点刚过,在广德新杭交通综合服务站,周德明驾驶着一辆皖P牌照公交车,准点发车,目的地江苏宜兴太华站。

一个人、一辆车、一条线,20分钟的车程,老周一天要往返5个来回,虽然辛苦,但看到越来越多的乘客便捷地往来于两省之间,他打心眼里欣慰。

区域一体化,交通要先行。

“跨省公交专线的开行,为旅游一体化和民生一体化做出了新的探索。”广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胡甜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增进的是沟通,促进的是融合。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身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的省份,安徽和邻省的区域合作愈发紧密。

从过去的“我和你”到现在的“我们”,左右逢源的安徽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迎接新机遇、新发展。

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宣州片区位于宣城市狸桥镇,曾是一个碳酸钙产业大镇,有人形容这里“靠山吃山”。如今,搭乘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狸桥镇成功转型,闯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吸引了150余家长三角地区企业落户。

在狸桥镇,安徽欢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声“响当当”。“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就实现产值2亿元。”身为企业厂长,老家在江苏的杨彬回想起来依旧感叹,“见识到了‘长合区速度’。”

类似的故事,在长合区俯拾皆是,有涉及汽车零部件的,也有涉及装备制造的,还有涉及工业母机的,虽然行业不同,但大家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来自长三角。

如今,“投资长合区,就是投资未来。”已经成为不少外来企业的共同心声。

绿色中重塑新发展

雨后放晴,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长江岸线,碧波荡漾、生机盎然,不时飞鸟掠过、鱼翔浅底,引得众多游人驻足拍照。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马鞍山市滨江文化公园,讲解员陈念琪告诉记者,以前的薛家洼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那时候,江边密布着非法码头、固废堆积点、“散乱污”企业。

改变始于2019年,在遵循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理念之下,当地政府以薛家洼为突破口,一体推动长江岸线的综合治理。

“如今水清了、岸绿了,还能看到憨态可掬的江豚嬉戏。”陈念琪说,曾经“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的马鞍山长江东岸,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城市会客厅”,实现了还江于民。

共饮一江水,共护一江豚。2022年,安徽马鞍山与江苏南京和镇江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施行,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制度,合力保护长江江豚,开创绿色治理新范式。

守护江豚的“微笑”,不仅是守护长江,更是守护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适逢暑期,位于皖浙两省交界处的歙县街口镇街口村,一江碧色,满山苍翠。

“过去,江面上网箱‘排排坐’、渔网相连接。现在,水清岸绿,来看山看水的游客明显多了。”街口村党总支副书记姚志群见证了新安江的蜕变。

如今,绿水绕青山,正为当地百姓带来“金山银山”。和姚志群一样,不少村民退捕上岸后,把自家小楼改成客房,在新安江畔开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新安江试点,作为主战场,歙县累计获得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0.7亿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8%以上。

过去5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5年,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底色愈发浓郁,协同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当前,安徽正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奋力“往前赶”——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

放眼江淮,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徐徐铺开。

(人民网“行进中国”安徽调研采访团:唐维红、张磊、汪瑞华、陶伟、张俊、苗子健、陈曦、陶涛、李希蒙)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 8 月 14 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在开业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
岚图汽车发布岚海智混技术,将重... 8月22日,岚图汽车携手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正式发布了全新混动技术——岚海智混...
【乐阳频道】岚图重磅发布岚海智...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竞速赛中,混动领域长期面临 “续航与效率难以两全、充电与体验相互妥协” 的行业困局。...
别被“保值率”坑了!27万买二... 昨天晚上,有车友在群里头问,花个二十六、七万,买一台二手的混动GL8,这买卖划不划算? 我当时就回了...
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公告图... 日前,工信部最新一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正式发布,东风日产旗下首款插混轿车N6的公告图...
大六座SUV“搅局者”出现,吉... 大六座SUV“搅局者”出现,吉利银河M9装修挺豪,有望压到20万? 如果是二胎家庭,那传统的5座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