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几家车企的营销下,增程技术一度被打上高端的标签,然而随着老车主使用多年之后,如今老车主终于认识到了增程的弊端,导致增程车的市场日渐衰落,与它的技术相匹配,事实证明了落后的技术最终必然会被淘汰。
7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示,纯电依然主导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月纯电车型销量达到60.7万辆,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98.5万辆的超过六成份额,而且它继续保持了24.5%的高速增长势头。
相比起纯电车,插混居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二名,7月份插混车的销量达到27.8万辆,同比下滑0.1%;增程车的销量仅有10.2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0.4%,跌幅最大,与纯电车可谓背道而驰。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增程车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仅有10.3%的份额,占比份额如此小的情况下,竟然还在持续萎缩,可见市场对增程车的认可度正在持续下降,那么为何增程车的市场规模在持续萎缩呢?关键就在于它的技术缺陷。
纯电车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纯电车的动力系统简单,车辆结构更简单,车辆的重量比插混和增程都要轻,这让纯电车在能耗方面极具优势,这也是为何对能耗极为看重的网约车等行业只使用纯电车的原因。
之前纯电车一直被诟病的续航问题,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快充技术的升级,纯电车的续航问题已得到大幅缓解,如今的纯电车快充技术已可以达到半小时充满电,如此情况下纯电车的续航问题已不如之前那么严重。
插混和增程的出现就在于他们有效弥补了纯电的续航焦虑,不过在纯电车的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快充技术的升级,如今插混和增程的燃油发动机补能技术反而逐渐成为缺点。
插混和增程都需要燃油发动机系统,由此导致他们的车身重量显著比纯电车重,进而导致他们在用电力驱动的情况下,电力消耗显著比纯电车更高;为了降低车重等原因,插混和增程的电池又不能做得太大,即使如今插混和增程的电池增大,也会比纯电车的小。
插混和增程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他们的快充技术普遍比纯电的低,这就导致当他们充电的时候,耗费的时间远比纯电的长,如果是电池较小的车型以及每天通勤距离较长的话,可能需要每天充电,这让车主不胜其烦。
插混和增程这两种技术在使用数年之后,两者的技术弊端会极为明显,特别是经常跑长途的情况下,插混在电力消耗光的情况下,燃油发动机是直接驱动车辆,如此就避免了电池的频繁充放电;增程车则无论是充电还是电力放光用燃油发动机为车辆提供动力,都是先给电池充电,由电池再给电机供电驱动车辆,如此情况下,增程车的电池使用寿命会很快耗光,有车主表示两三年时间,增程车的电池续航就衰减两成以上。
如今大家都知道,更换电池的成本极高,这些老车主在电池严重衰退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为更换昂贵的电池,还是继续熬下去而苦恼,所谓的高端技术,如今在电池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也就不奇怪为何如今增程车的销量持续萎缩了。
在国内几家车企的营销下,增程技术一度被打上高端的标签,然而随着老车主使用多年之后,如今老车主终于认识到了增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