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身边聊车,十句里有八句离不开 “国产车真行”。楼下张叔换车,放弃开了十年的合资车,提了辆国产 SUV,逢人就夸油耗低。表弟在车行上班,天天发朋友圈,说国产新能源车的订单排到了俩月后。大家嘴上说着 “中国品牌越来越好了”,心里却藏着个疑问:咱自己觉得好,外国人能认吗?
前阵子翻到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的报表,2025 年 1-2 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我拿着鼠标往下滑,眼睛越睁越大,干脆把数据抄在本子上,一遍遍核对,想看看中国车在那边到底啥光景。
盯着整理好的单子,第一个跳出来的数吓了我一跳:比亚迪卖了 1367 台,排第一。这数比奔驰、宝马、丰田都多,我揉了揉眼睛又数一遍,没错,就是 1367。想起前几年听人说国产车难出国门,现在比亚迪在新加坡压过这些老牌子,心里突然有点热乎。
再往下看,新加坡人买车是真敢花钱。奔驰排第二,宝马第四,保时捷也在前几名。街头估计常见大奔宝马,毕竟那边收入高,买豪车跟咱买家用车似的随意。但比亚迪能从这些豪华牌子里抢下头名,更显难得。
可大众和奥迪的数,看得我有点愣。大众在国内街头到处跑,谁家小区没几辆?到了新加坡,1-2 月才卖 70 台。奥迪也一样,70 台,连宝马的零头都不到。我又翻了翻原始报表,没错,就是这数。或许新加坡人不爱中庸款,要么选豪华牌子,要么挑新能源,大众奥迪没踩准路子。
除了比亚迪,其他中国牌子确实差点意思。排得挺靠后,加起来不如韩系车多。但也能理解,比亚迪深耕新能源多年,其他牌子还在慢慢铺路子。就像学生做题,总有先开窍的,后跟上的。
说起比亚迪,这几年的变化像换了个模样。燃油车时代,它的车在路上不算起眼,车型老,销量平平。后来一股劲扎进新能源,电池技术越做越扎实,车型也新潮。现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车,从小区里的代步车到海外街头的出租车,慢慢站稳了脚。
其实不光比亚迪,这几年国产车进步是真能摸着。上次去车展,看到吉利的新 SUV,内饰做工比合资车还细。长城的新能源车,续航数据实打实,不玩虚的。这些车不再是 “便宜货” 的代名词,开始拼技术、拼设计。
作为干汽车这行的,每次听说哪个国产牌子出国门,都忍不住多问几句。客户提车时说 “这车比同价位合资车值”,海外经销商反馈 “中国车电池耐用”,这些话比啥都让人高兴。
当然,现在还不是骄傲的时候。比亚迪跑在前头,其他牌子得赶紧跟上。新加坡只是一个市场,全球还有更多地方等着中国车去闯。希望有一天,在欧美街头、非洲小镇,都能常见中国牌子的车。
毕竟,造车不只是为了在国内卖得好,更是要让世界看到:中国造的车,靠谱、耐用、还懂人心。这一天,应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