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国产电车的续航问题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网上那叫一个热闹。有人信誓旦旦地晒出自己跑高速的续航,好家伙,直接打 8 折,直呼被 “虚标” 坑惨了;可马上就有人跳出来怼,说自己在市区开,续航能跑满,还吐槽那些喊 “虚标” 的人不懂电车,高速本来就费电。这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咱普通消费者看得是一头雾水,这国产电车的续航,到底是咋回事啊?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那些晒高速续航打 8 折的,他们的抱怨也不是没道理。你想啊,买车的时候,车企宣传得那叫一个厉害,动不动就说续航能达到多少多少公里,看着是挺心动。可真到自己上高速跑一趟,才发现实际续航跟宣传的差了一大截。就拿隔壁老张来说,他前段时间买了辆某品牌国产电车,厂家宣称续航 600 公里,他想着跑个 300 公里的短途高速肯定没问题。结果呢,上了高速开了没多久,就发现电量掉得那叫一个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续航显示只剩下 100 多公里,这不是妥妥的打 8 折嘛。老张心里那叫一个郁闷,感觉自己被车企给忽悠了。
但咱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那些说市区能跑满续航的人,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我自己就有体会,平时在市区上下班通勤,道路虽然有点拥堵,但电车的续航表现确实还不错。我开的也是一辆国产电车,官方标称续航 400 公里,在市区正常开,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基本上能跑到 380 公里左右,跟官方宣传的差不多。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啊,这是因为市区路况比较复杂,车速相对较低,频繁的启停对电车的电池消耗反而没有那么大。而且,电车在刹车的时候还能通过能量回收系统给电池充电,进一步增加了续航里程。所以,在市区开电车,续航确实有可能跑满。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为啥高速和市区的续航表现差别这么大呢?其实啊,这主要是因为车速和驾驶环境的不同。在高速上,车速一般都比较快,风阻也会随之增大,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维持车速。而且,高速上基本都是持续行驶,没有像市区那样频繁的启停和能量回收,所以电量消耗得就比较快。另外,温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冬天,低温会影响电池的活性,导致续航里程进一步缩短。我有一次冬天跑高速,本来满电出发,结果到半路的时候,续航就已经掉了一大半,可把我给急坏了。
再说说车企宣传这一块,这里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车企在宣传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却很少提及这个续航里程是在什么条件下测试出来的。实际上,车企测试续航里程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特定的测试标准,比如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这种测试环境和我们实际的驾驶环境相差很大,所以实际续航里程会比官方标称的要低。而且,有些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甚至还会故意夸大续航里程,这就有点不地道了。就像前面提到的老张,他就是被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给误导了,才会在高速上遭遇 “续航焦虑”。
不过话说回来,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国产电车。现在有不少车企也在努力解决续航问题,比如采用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降低风阻;还有加强能量回收系统的效率等等。而且,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的 “续航焦虑” 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总的来说,国产电车的续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 “虚标” 来一概而论。不同的驾驶环境、驾驶习惯以及车辆本身的技术水平,都会对续航里程产生影响。作为消费者,我们在买车的时候,不能只看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还要多了解一些实际的用户反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也希望车企能够更加诚信,在宣传的时候把续航里程的测试条件和实际情况说清楚,让我们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
家人们,你们对国产电车的续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车企存在虚标问题,还是认为这是驾驶环境导致的正常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