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中国整车厂和电动汽车行业涌现的创新,是我从未见过的。”
在近期的一档播客节目中,美国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对中国电动汽车赞不绝口,称其“令人难以置信”,他还表示,中国车企经历了本土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本质上就是“适者生存”。
《商业内幕》网站8月25日报道称,“铁磨铁,越磨越利”(iron sharpens iron)这句俗语,或许正好描述了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比亚迪等车企帮助中国主导了全球电动车市场,同时给美国车企如特斯拉和福特带来压力。
今年6月,福特CEO吉姆·法利就曾表示,中国电动车的车载技术、成本和质量都“远远优于”西方。
达拉·科斯罗萨西接受播客节目“People by WTF”采访
当被问及为何中国制造商能超越同行时,科斯罗萨西将其归因于激烈的本土竞争。
“每一个重要的中国城市或省份,都希望他们当地的电动车企业成功,”他说。“现在中国有超过100家整车厂商,这种自下而上的竞争契合了政府的战略方向。”
在科斯罗萨西看来,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格局。
“一方面有产业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最终的赢家并非‘总统的好友’,而是在残酷竞争环境中胜出的企业,” 科斯罗萨西说,“因此,从中国脱颖而出的赢家,比如全球知名的吉利和比亚迪,都历经了严峻考验。”
“这本质上就是‘适者生存’,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创新以及行业发展速度,都堪称非凡。”
在科斯罗萨西的领导下,优步一直鼓励旗下司机使用电动汽车,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举措的一部分。今年 7 月,优步向汽车制造商Lucid投资3亿美元,该公司生产的Gravity电动车将被用于Uber的无人出租车项目。
在本土市场外,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大对海外工厂的投资力度,以加强与美国特斯拉及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略高于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有记录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额首次超过国内投资额。
报告写道,中国相关企业依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细分领域,采取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FDI)策略。其中,电池制造商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更高,是海外扩张的先行者。而电动车整车制造商的重心仍主要放在国内市场。
“这是中国零排放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首次占据主导地位,是一项历史性转变。此前,约80%的投资都集中在国内市场。”报告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