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智慧网联汽车展览会现场。
高速公路服务区能有多潮?8月22日,为期7天的“高速驿站·驾享未来”主题新能源与智慧网联汽车展览会,在山西交控晋南服务区公司临汾服务区(西区)启幕。现场,炫酷的新能源汽车、接地气的晋南美食、精致的非遗文创,让路过歇脚、加油的游客、司乘人员经历了一场沉浸式互动体验。
作为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创汽车展览活动,展会突破传统展会空间限制,以服务区为载体构建“食购游娱”一体化互动体验场景,通过演艺聚人气、互动促增收、创新焕活力,全方位探索服务区与路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服务区跨界突围,加油歇脚变沉浸体验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高速公路服务区不过是旅途中的短暂停靠点——加油、上洗手间、续补给。而8月22日,一场新能源与智慧网联汽车展览会正在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在山西交控晋南服务区公司临汾服务区(西区),为期7天的“高速驿站·驾享未来”主题展启幕,这场占地2000余平方米、汇聚14家知名车企、40余款前沿车型的展会,不仅是我省高速公路系统内首次将大型车展引入服务区的创新尝试,更标志着服务区正从“功能型空间”向“体验型场景”全面进化。
一位来自霍州的自驾游客钱先生表示:“我一直想换新能源车,没想到在服务区能看到心仪的比亚迪元plus,算下来价格比之前看的还便宜。这里还能同步办理ETC、车险等业务,真的非常方便。”
红旗汽车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展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还让我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到目标客户群体,效果超乎预期。”不同于城市4s店的封闭环境,此次车展依托高速公路天然的客流优势,让消费者体验到了“出行即消费、停留即体验”。消费者在近距离感受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科技的同时,还能同步办理ETC、车险等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看车、选车、购车、办手续”一站式完成。
出行新体验,科技+文化+烟火气
除了酷炫的汽车,文化与美食则是不可或缺的“氛围组”。临汾服务区将地方非遗、特色小吃与后备厢市集融入车展现场,让一场原本单一的汽车展销活动,创新打造成“文化+消费”沉浸式场景。游客们可以欣赏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带走山西地道特产,品尝风味小吃,让观展之旅“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在现场看到,趣味十足的互动小丑魔术、气势恢宏的锣鼓非遗表演、活力四射的歌舞唱跳,在传播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为司乘带来“购车”与“观演”的双重满足。后备厢市集中,文创手作、时令鲜果、工艺礼品琳琅满目;美食区里,饸饹面、猪头肉、太行山泉水冰饮轮番登场,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让“山西味道”变得“可带走、可分享”。一位来自西安的自驾游客感慨地说:“没想到在服务区不仅能看车展、拍车模,还能吃上正宗的临汾小吃,孩子玩得不想走。”
以“路”为媒,“交通+文旅”融合发展
山西交控晋南服务区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孙永安表示,车展是关于“路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探索,是一个以车展为主、衍生经济为辅的多样性、融合性的活动。本次车展不仅是一场汽车科技的盛宴,更是我们探索“交通+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此次车展以汽车展销、特色餐饮、地方文化等多产业融合的方式,为ETC办理、晋e行智慧服务推广、太行灵泉山泉水销售、交控置地太和苑地产销目等路域经济相关产业增收创效提供展示平台,充分借助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客流优势,成功转化为路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动能,推动车流、经济流、文化流深度融合,致力于将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美好出行的新载体、体验晋韵文化内涵的新平台、发展高速公路廊带经济的新支点,全方位推动服务区公益服务与经营服务双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提升。
高速公路不再是单纯的交通通道,而是演变为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经济走廊”。更重要的是,这种“交通+”的融合模式正在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大家熟悉的服务区,正在从“加油休息站”变身“文旅新驿站”——比如临汾服务区的“锣鼓文化”、阳城服务区的“拥军主题”,还有即将投运的襄汾“晋南非遗传承馆”,再到临汾的“美食+车展”创新实践,都在用创新方式让旅途更有温度。山西高速正以“一区一特色”的策略,推动服务区从公益服务向“公益+经营”双轮驱动转型。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普及与智慧交通发展,服务区有望成为车生活服务的“超级终端”。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磊
(责编:刘_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