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根据公开信息, 百度近期上线了一款新应用「梯子AI」(「Tizzy AI」),官方定位为一款轻量级搜索工具。相比传统搜索,它强调简洁的交互和结果直达的体验,试图在移动端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信息获取方式。
从功能来看,梯子AI提供了两种搜索模式。自动模式侧重于快速反馈日常问题,例如天气、地址或基础资讯;深度模式则针对更复杂的需求进行处理,通过多轮推理和整合来帮助用户做出更全面的判断。这种双模式设计让搜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信息返回,而是根据场景灵活切换。
从实际体验来看,梯子AI在操作上直观顺畅,搜索路径清晰,结果呈现以卡片形式为主,能够减少额外跳转的步骤。例如输入天气问题后,系统会直接展示未来几天的温度、空气质量和注意事项。影视聚合内容则增强了用户停留的动机,使其不仅是一款搜索工具,也兼具一定的娱乐平台属性。
不过,影视资源仍依赖版权方合作,其丰富度和稳定性需要持续观察。而在信息的广度和开放度上,梯子AI的覆盖范围相较于传统搜索产品有所收缩,更像是面向特定场景的轻量应用。
放在行业背景下,梯子AI的推出反映出搜索领域的一个趋势。 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正逐步从浏览器转向应用内置搜索、语音交互以及助手化入口。与此同时,短剧等新兴内容形态的快速崛起,也使得搜索和娱乐之间出现更多融合的空间。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三百亿元,成为互联网内容消费的新增长点。百度选择在新应用中突出短剧与影视资源,显然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潜力。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 百度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过去占据绝对优势的搜索市场正在被逐步瓜分。年轻用户更习惯在抖音搜索、小红书种草、知乎问答中获取信息。字节跳动通过信息流和短视频,将用户牢牢锁定在自家生态;阿里通过电商和购物搜索把控交易入口;腾讯则在微信生态中持续强化小程序与内置搜索。
搜索早已不再是百度的独占,而是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与此同时,智谱、Kimi等产品在长文本与多模态搜索上加快布局。相较之下,百度试图通过梯子AI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轻量化、娱乐化与场景化。这既保留了搜索工具的基本功能,又尝试通过新的使用场景重新获得用户的注意力。
在搜索份额被持续蚕食的背景下,梯子AI不仅是一款新产品,也是百度的一次战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