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驾驶舱、后视镜、雨刮器,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驾驶员,固定往返口岸商圈,全程免费预约乘坐,这样的自动驾驶小巴你不想试试吗?8月26日上午,深圳首条在复杂交通场景下运营的无人驾驶小巴线路B888线在罗湖口岸正式开通。据介绍,作为自带L4级高阶自动驾驶的“超能力者”,该无人驾驶小巴在经过此前的严格路测后,已完全胜任市区复杂路段的通行,即便是高峰时段也能轻松Hold住。
高阶自动驾驶自带“超能力”
罗湖无人驾驶小巴项目由罗湖区政府统筹,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实施,深圳巴士集团负责日常运营,广州文远知行提供车辆和技术支持。驾驶线路编号定为B888线,共配置3台无人驾驶小巴。
记者在位于罗湖口岸的智慧候车亭看到,和普通的小型巴士相比,无人驾驶小巴外观造型和内饰更加新颖时尚,不仅少了传统后视镜、雨刮器,就连方向盘、刹车踏板也能够拆卸收纳,然而,作为L4级别的真无人驾驶,真正的绝活还在于其出色的软硬件配备。
据介绍,该车型既有硬件“火眼金睛”打底——全车配备20多个高精度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360度无盲区,最远能实时观察到200米开外的情况;还有软件“聪明大脑”掌舵 ——搭载技术方全栈自研自动驾驶算法,能实时分析路况、预判交通参与者动作,遇到车辆加塞、路口行人横穿也不怕,且关键系统全部为双备份,安全感直接拉满。
“该线路目前限速为35公里/小时,从此前内测的情况来看,即便是高峰时段中市区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下,其自动调整策略也是十分稳健,行驶中需要随车安全员干预的情况相当少。”深圳巴士集团公汽分公司营运服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B888线路自罗湖口岸始发,沿途经过国贸、地王大厦、大剧院、万象食家、深圳万象城5个站点,串联并辐射人民南、东门、蔡屋围、笋岗、水贝5大特色消费街区,路过国贸大厦、深圳书城等知名地标,车内配备普粤双语服务,每天运营时间为8:30-19:00。除1名随车安全员外,每车建议乘客数量为6人,不设站票,单程票原价1元,限时0元,可在“深巴出行”官方小程序进行预约。
加速让“场景”变“前景”
这一头,无人小巴稳健上路;那一边,会自动开会避让、还懂交规的无人物流车,也即将开启 “打工模式”。
记者了解到,这批造型前卫的无人物流车,来自京东物流、白犀牛智达等行业头部企业,同样配备L4级自动安全驾驶,具备24小时全天候运行能力,最大货仓体积5.5立方米,最高可载重1000KG,可智能应对复杂路况和多变天气。罗湖首批将要开通5条路线,覆盖东晓、东湖、清水河、笋岗、莲塘等街道。
新兴产业是重塑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变量。眼下,罗湖在持续完备产业要素、育好创新土壤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路径,为各类技术提供精进熟化的机会。今年上半年,《罗湖区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罗湖区加快推动场景创新行动方案(2025—2026年)》等文件密集出台,并发布第二批6大领域31个场景机会项目,涵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商旅文融合、城区品质、基层治理、民生发展6大领域,涉及罗湖智算中心、罗湖教育医疗数据语料中心、罗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场景创新,不断推动创新要素和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聚焦场景“小切口”,作好科创“大文章”。根据有关方案,到2026年底,罗湖将建成全区域、全领域、全流程的场景创新“三全”工作体系,构建具有罗湖特色的场景服务体系和生态,打造全域场景创新应用示范新高地。实现“十百千”目标:遴选不少于50个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标杆示范场景;开放不少于500个场景机会;服务不少于1000家新技术、新产品企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张铭/文 赖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