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由于新车的价格战买新车的朋友有很多,但是说起新车甲醛这事儿,我突然想给大家唠唠:那还是2015年,我们刚在北京做淘车岛的时候,在一场德州扑克中认识了一个开汽车美容装饰店的朋友。
这哥们儿的店有意思,主业不是洗车贴膜,反倒是给新车除甲醛,那些洗车、贴太阳膜、装个脚垫座套啥的,都算副业。
经常在他店里看到提新车的车主来清洗车子内饰,好多人刚从4S店提了新车,牌照还没上呢,车膜还没撕呢,就急吼吼地把车开这儿来了,点名要做除甲醛。
有的车主还特意嘱咐:“师傅,多清两遍,我家有小孩,可不能马虎。” 我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既然这么在乎车里的甲醛,这么怕不环保,那为啥非得买新车啊?二手车不挺好吗?价格便宜一大截不说,车里面的味儿早就散干净了,根本不用操这份心。
后来跟那朋友闲聊,他说我这想法太简单了。“你是没见着那些买新车的主儿,有的是刚结婚要当爸妈的,就想给家里添个全新的物件儿;有的是做生意的,觉得开新车出去谈事有面子;还有的就是单纯喜欢新车那股‘新’劲儿,连方向盘上的塑料套都舍不得早点摘。”
他还跟我开玩笑,“北京有钱人多,人家不差那点除甲醛的钱,就图个心里踏实。” 我当时听完还是半信半疑,总觉得这事儿有点绕:花大价钱买新车,再花一笔钱除甲醛,这不等于给自己找活儿干吗?
直到最近刷到一条新闻,我才算明白,当年那些车主的小心思,可能还真不是多余的。
新闻里说,有个女的她老公,开了两个月新车,突然查出急性白血病。一开始谁也没往车身上想,直到后来家里人越琢磨越不对劲:新车买回来之后,总觉得车里味儿特别大,尤其是关窗晒一会儿,一开门能呛得人睁不开眼。
他们赶紧找了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出来吓一跳——甲醛超标不少。现在这事儿还没解决,就等着4S店和厂家给个说法呢。
看完那视频我后脖颈子都发麻。以前总觉得甲醛超标顶多是嗓子不舒服、头疼,真没想到能跟白血病扯上关系。这哪儿是买车啊,简直是买了个“隐形炸弹”回家。
评论区里更是炸开了锅,大伙儿都在出主意。有人说夏天开车前必须先开窗,“晒了一中午的车,里面跟蒸笼似的,甲醛早就飘满了,先开门敞个三五分钟,让味儿散散再上车”。
有人说空调得开外循环,“内循环就是把甲醛在车里来回兜圈子,开外循环让外面的风把味儿带出去,等个十分钟再切回来”;还有人分享偏方,“放两盆绿萝,再摆上一堆活性炭,虽然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好歹图个心理安慰”。
其实说来说去,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绿萝能吸多少甲醛?开外循环能散多少味儿?真正管用的,还是得从源头重视起来。
现在想想,当年我那朋友的店能开得下去,不是没道理的。
新车里的甲醛,真不是小事儿。那些塑料件、脚垫、座椅套,还有粘合用的胶,都是甲醛的藏身之处。
尤其是夏天,太阳一晒,车里温度能飙到五六十度,这时候甲醛释放得最快,坐在里面跟待在化学实验室似的。
可能有人觉得,自己身体好,扛得住。但你想想,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一两个小时,周末带家人出去玩,又是大半天,一年下来在车里待的时间真不少。
甲醛这东西,是慢慢渗透的,等真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晚了。
所以啊,真心想劝劝那些打算买新车的朋友,提车的时候别光顾着高兴,先闻闻味儿。
要是一开门就觉得呛得慌,千万别掉以轻心。要么像当年那些车主一样,找个靠谱的地方好好除除甲醛;要么就多晾一阵子,别刚买回来就天天开。
夏天上车前,别嫌麻烦,多等几分钟,把窗户、天窗都打开,让空气流通流通。实在不行,买个检测仪放车里,随时看看数值,心里也有个数。
咱买新车是为了省事省心,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可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让新车变成影响健康的隐患。毕竟,啥都没有身体重要,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