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出行经济的所谓“主调”是生意并不那么好做,但与此同时,这也更考验平台的运营效率以及技术创新。
8月26日,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发布年中业绩。公告显示,如祺出行多项关键财务指标数据大幅增长,包括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涨61.7%。其中,出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6.1%;与科技营收相关的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7.0%。
值得关注的是,如祺出行首次录得毛利率转正。上半年公司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比去年同期提升 215.4%,毛利率录得2.2%,显示该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关键突破。
这些关键指标逆势而上背后,如祺出行到底做对了什么?
毛利首次转正
报告期内,如祺出行两大核心业务出行服务及技术服务录得双增长,直接为如祺出行拉动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大涨61.7%,达到16.76亿元。
其中,包括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在内的出行服务,上半年为如祺出行贡献了16.36亿元收入,同比激增86.1%。而涵盖AI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的技术服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幅达207.0%。
2024年7月,如祺出行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上市招股书提及,公司制定盈利路径,将采用扩大业务规模及促进收入增长、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等推进实现盈利。本期中报显示,如祺出行在盈利能力上实现关键突破——上半年毛利相关指标首次转正。
数据显示,如祺出行2025上半年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同比增长 215.4%,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1%至当期2.2%、大幅改善171.0%且实现首次为正,反映公司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基础盈利能力显著向好。
做对了什么
如祺出行称,尽管中国出行服务市场竞争加剧,但整体毛利率改善,主要受益于用户流量增加带动订单量上升,客户激励措施及司机成本结构优化、司机对平台信任加强等原因。
降本增效是如祺出行本期报告的亮点之一。报告显示,上半年在录得订单量及收入均大幅增长、毛利转正的同时,如祺出行的多项成本也呈现出显著下降。
2025年上半年,如祺出行订单量为7330万单、同比增幅达到51.1%,订单量的大幅增长推动上半年交易额增长至20.32亿元,同比上升56.8%。单笔订单交易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6.7元/单至报告期内27.7元/单,增幅提升3.8%。
同时,如祺出行的销售与营销支出、财务费用等相关成本也在报告期内录得大幅减少,财务成本同比大幅减少43.4%,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幅均超过20%,体现公司发展在规模效应与营收能力中取得良好平衡、经营质量健康。
据如祺出行官方信息,地域扩张战略即公司在早期建立的“涟漪模式”,为该公司出行服务扩张的独有形式。如祺出行自2019年上线后就确立并依照“涟漪模式”进行运营:即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先聚焦优势市场,再逐步向邻近地区扩散,通过在新市场高效复制经验证的市场策略、运营经验及管理体系等,以较低获客成本获得高效增长。通过“涟漪模式”,如祺出行服务运营已覆盖全国94个城市。
Robotaxi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如祺出行的Robotaxi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报告披露,该公司自上市以来已在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活动方面投入超过1.37亿港元,并计划在2026年及之后再投入2.56亿港元。
据如祺出行官方消息,截至今年6月30日,如祺出行平台运营的Robotaxi超300辆,Robotaxi服务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上升超70%。
此前在7月23日,如祺出行宣布启动“Robotaxi+”战略,以开放性的“Robotaxi+”平台,面向行业所有符合本地监管标准的Robotaxi开放运营,计划未来5年将Robotaxi运营覆盖至100个核心城市,与包括自动驾驶公司、运力公司等合作伙伴一起构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并将推动10亿级投资计划,建成覆盖100个核心城市的Robotaxi三级运维网络,形成可支撑每年10万辆Robotaxi线下运维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