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星耀6的官图一亮相!先看体态:4830mm车长、2756mm轴距,比秦PLUS长出120mm、轴距多出56mm。别小看这5厘米,它让星耀6的A柱后移、前悬缩短,整车比例从“紧凑”直接升半级到“中型”。
比亚迪秦PLUS为了控制成本,后悬还是扭力梁,星耀6直接四连杆+铝制轴承座,摆臂一眼铝合金,簧筒分离布局,减震器斜置角度比秦PLUS大8°,留给后备箱的垂直空间多出两指。
雷神AI电混2.0是这次最猛的刀:1.5L自吸热效率46%,P1+P3双电机,3挡DHT Pro比秦PLUS的单挡E-CVT宽出两个齿比,高速120km/h巡航转速压低300rpm,官方亏电油耗3.75L,我按以往经验推算实际4L出头,比秦PLUS省0.3-0.4L。17kWh电池包纯电125km,秦PLUS 55km版本只有8.32kWh,纯电通勤半径直接翻倍;快充功率38kW,秦PLUS 17kW,跑长途差距就是服务区一杯咖啡的时间。
设计层面,吉利银河星耀6的涟漪美学不是噱头:纵向镀铬饰条间距、倾斜角度和发动机盖冲压棱线对齐误差不超过0.5mm,秦PLUS的Dragon Face好看但细节松散。星耀6侧面清漆厚度55μm,BASF水性漆+2K清漆,反光下橘皮纹几乎看不见;秦PLUS漆膜45μm,凑近看还是有廉价感。
吉利银河星耀6官图放大200%,能看到8155芯片的散热鳍片,开机冷启动8秒,语音双音区识别,主驾副驾互不干扰;秦PLUS 665芯片开机15秒,语音经常把“打开天窗”听成“打开空调”。座椅缝线密度每英寸8针,秦PLUS 6针,肉眼可见的紧致。后排膝部空间两拳三指,秦PLUS一拳半,地台全平,中间乘客不用劈叉。
吉利银河星耀6配置预计:8万价位给L2+辅助驾驶、50W无线风冷快充、前排座椅加热、主驾记忆;秦PLUS要到14万才有同款。唯一悬念是价格,银河A7起售价8.18万,星耀6定位略低,主销版大概率落在9万内,直接卡在秦PLUS DM-i55km高配和120km低配之间。
结论很简单:星耀6还没上市就把秦PLUS的底牌翻了个遍——空间更大、续航更长、底盘更好、配置更高。如果最终价格真敢定在7万出头,秦PLUS不降两万很难接招。现在唯一要做的是等实车,别让PPT赢了嘴炮输了真刀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