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轻客市场(数据来源为交强险实销口径,不含出口)销量25362辆,同比上涨22.43%,环比小增4.20%。
在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月销量超过1000辆,6家超过2000辆。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5387辆位居第一,上汽五菱汽车以4898辆位列第二,长安轻型车以3069辆排名第三。
1—7月,新能源轻客累计销量为146045辆,同比增长15.06%。销量前十企业中,7家实现正增长,其中江铃汽车同比增长90.81%,贵州长江增长60.48%,上汽大通增长59.32%。
根据运输人口碑商用车关注指数榜,在7月新能源汽车榜单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福田图雅诺、上汽大通MAXUS、开瑞新能源、长安轻型车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2025年7月销量5387辆,市占率21.24%,同比增长85.31%,环比增长27.71%;1—7月累计销量26107辆,同比增长11.71%,市占率17.88%。在2025年7月运输人品牌指数榜中,远程关注指数为2332。其旗下星享V5E等车型入围口碑最热产品排行榜。
7月10日,远程发布了星享V7E车型。该车型主打装载能力与运营经济性,其自研的三电系统及2C快充技术是其主要配置亮点。
在安全配置方面,该车型标配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FCW前防碰撞预警、LDW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同时,配置了PEB倒车紧急制动,并辅以ESC车身稳定系统、DVR行车记录和DMS驾驶员监测系统。
福田图雅诺
2025年7月,福田图雅诺销量为2049辆,市占率为8.08%,同比增长148.36%,环比增长33.75%。1-7月累计销量为10232辆,同比增长44.19%,市占率为7.01%。在运输人品牌指数榜中关注指数为1276,旗下风景G7EV等车型进入口碑热榜。
7月15日,图雅诺宣布X5、X6混动版即将上市。新车延续家族设计理念,强调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定位为高效、舒适、智能的轻型商用车。
以图雅诺X6混动版为例,其定位客运场景,注重驾乘舒适性。车辆搭载的汽油机与智能DHT自动挡的组合,旨在降低运行噪音,提供平顺的换挡体验。
上汽大通MAXUS
2025年7月上汽大通MAXUS销量为2175辆,市占率为8.58%,同比增长124.92%,环比下降2.82%。1-7月累计销量为10300辆,同比增长59.32%,市占率为7.05%。在运输人品牌指数榜中关注指数为891,V90、V80等车型位列口碑前茅。
7月15日,上汽大通MAXUS eDELIVER3(EV30)纯电物流车首批车辆于上海海通码头发运欧洲,该批次为DHL采购的300台订单的一部分。此次交付标志着上汽大通成为DHL在欧洲市场采购规模最大的中国商用车品牌。
eDELIVER3(EV30)基于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城市工况续航超过400公里,支持30分钟充电至80%,采用量化铝车身和IP67防尘防水等级,以满足欧洲市场对续航、补能和品质的要求。
开瑞新能源
开瑞新能源7月销量为759辆,市占率为2.99%,1-7月累计销量为5409辆,同比下市占率为3.70%。在2025年7月的运输人品牌指数榜中,开瑞新能源的关注指数为880。在运输人口碑最热产品排行榜中,江豚EV名列前茅。
开瑞江豚客运版主打城市物流及客货两用场景,在空间、安全与质保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以江豚E7客运版为例,车身尺寸为5150×1760×2085 mm,货箱容积7.1立方米,承载能力较强。
为兼顾家用场景,江豚E7和E5客运版均配备了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倒车影像、胎压监测、紧急制动提示灯等安全配置。
长安轻型车
长安轻型车7月销量为3069辆,市占率为12.10%,同比增33.73%,环比增长9.72%。1-7月累计销量为18164辆,同比增长37.28%,市占率为12.44%。在2025年7月的运输人品牌指数榜中,长安轻型车的关注指数为677。
7月15日至16日,长安凯程参加了中物联物流用车需求与趋势分析大会并展出代表车型。长安凯程的品牌定位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供商用车解决方案。
长安凯程V919是基于其K01原生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架构的首款车型,是该品牌战略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该车型的设计特点包括方正造型带来的大空间、后轮驱动的高承载能力,并集成了智能化系统。
2025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突破60%,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7月新能源轻客市场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纯电车型在下沉市场的渗透加速,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均加大投入,竞争持续加剧。随着产品类型增多和渠道下沉,新能源轻客正成为物流、客运等领域电动化的关键载体,推动市场格局变化。
展望未来,“以旧换新”与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政策将持续提振需求,新能源汽车下乡和绿色货运示范工程有望进一步激活城乡市场,推动企业加快产品更新与服务升级。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领先增长,带动细分市场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