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标准?
客户需要真实的质量,而不是营销出来的。
很难想象,在中国30万元级别以上市场,还能出现高增长奇迹;甚至近期周销量还能超越理想L9和问界M9这些长时间霸榜的造车新势力主力车型。
上市短短100天,销量突破2万辆。尤其伴随领克900强势表现,吉利汽车(0175.HK)与极氪科技(ZK.NYSE)股价双双走强。
截至8月26日收盘,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分别报收19.39港元/股和29.86美元/股,较领克900上市当日,分别上涨25.34%和42.19%。
在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价值体系回归理性的信号,是传统造车底蕴与新势力角逐中的一次厚积薄发,更是一家民营车企集团战略定力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驱动转型的浪潮中,一款产品的成功往往不仅是销量的胜利,更是品质、技术、品牌与战略的多维验证。
01
“安全就是我们的竞争力,车越大,空间越大,责任越大!”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亲身体验领克900后如此强调。
《汽车K线》认为,这句话不仅是对一款产品的定调,更是一次对领克品牌、对成立不久的极氪科技集团乃至整个吉利汽车集团造车理念的重要重申。
在李书福看来,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对用户生命的责任与承诺。当其他品牌把“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挂在嘴上,大吉利却让安全可靠成为旗下所有品牌的基础和底线。
这或许也是为何领克900能够突然扭转大型六座SUV市场格局的根本所在。家庭用户虽然需要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更需要它们下面的安全。
尤其是在车身超五米、定位六座豪华SUV的领克900上,安全不仅是配置表上的某一条目,更不是为了营销制造出来的噱头,而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到智能辅助的全维度体系能力的展现。
这也反映出领克900所承载的超越产品本身的意义。
02
4月28日,领克900以28.99万–39.69万元的定价正式上市,以“入门即满配”的产品,直接切入BBA、理想L9、问界M9所在的高端腹地。
预售1小时订单破万,单周上险量破千……
行业数据显示,7月领克900零售6680辆,连续三个月跻身高端全尺寸混动SUV销量TOP3;截至7月末,已累计零售2.13万辆。新鲜出炉的8月第二周周销量显示,领克900以1633辆稳居细分市场头部阵营。
这种“上市即热销”的现象,并非偶然。
从领克01到09,从07 EM-P到08 EM-P,领克品牌通过多款车型建立了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产品品质的信任,以及消费者对领克品牌超级电混技术的信任度。
尤其是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领克依托吉利超过30年的造车积淀与沃尔沃百年安全技术背书,实现了品牌认知的平滑过渡。
另外,领克在房车世界杯(WTCR,2023年更名为TCR世界巡回赛)取得6年7冠的傲人成绩,并以此在内燃机技术、底盘调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反哺量产车的同时,树立起独特品牌形象,以及容易引起消费者与之共鸣的品牌文化。
在这些基础上,领克900上市之后得到如此积极的市场反馈,无疑可被视为是大吉利“体系力的胜利”。
03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领克品牌新能源车均价已逼近20万元。随着领克900销量不断攀升,这一数字有望拉高至25万元以上。
从极氪科技集团今年二季度的财务业绩看,汽车销售收入为229.16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2%和20%;汽车利润率达到17.3%,较去年同期增长5.8个百分点;毛利率突破20%,达到20.6%,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领克900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领克900上市之初,中国车市内卷加剧、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领克品牌是少数仍在坚持品牌向上、价格向上路径的中国汽车品牌。
其底气,源自领克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与造车新势力从零开始搭建体系不同,领克背靠吉利控股集团的整体资源和长期积累,从产品价格到智能化,从安全性到车辆操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领克900所采用的SPA Evo架构兼容欧洲安全标准,为日后领克乃至吉利汽车其他品牌的高端车型铺平了道路。
有意思的是,2025上海国际车展,不少海外观展的人都在问,领克900什么时候能在他们的国家卖。
04
领克900不仅仅是一款车,它更像是吉利技术体系的集大成者。其搭载的LKEEA中央集成式数字架构、Thor芯片、千里浩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高效混动系统等,均代表着吉利汽车当前最顶尖的技术水平。
在领克900之前,吉利汽车在35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主要依赖极氪的纯电车型。
领克900的出现,填补了吉利汽车在全尺寸高端混动SUV这一细分类型上的产品空白,与吉利银河、极氪共同构建起“纯电+混动”双线进攻新能源的高端产品矩阵。
—延伸阅读—
进入2025年,大型SUV市场,尤其是包括增程式在内的高端全尺寸混动SUV这一细分市场,突然陷入多款重量级车型混战的局面。
在问界M9、M8,理想L9、腾势N9的围攻下,领克900凭借经过世界顶尖赛事验证的底盘调校、目前同级独有的电动天地尾门,以及强调家庭出行的智能化场景,成功树立起“安全、性能、豪华”的产品标签。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领克900为锚点,吉利汽车旗下还陆续推出银河M9与极氪9X,形成高端大型与全尺寸SUV市场的“三驾马车”,进一步强化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与盈利能力,为0175和ZK两家上市公司奠定更好的盈利基础,持续拉动吉利汽车集团向上可持续发展。
05
领克900的成功,对0175与ZK两家上市公司而言,在资本层面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极氪科技,领克900是其品牌整合后,多品牌运营能力和多技术路线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于吉利汽车而言,领克900不仅是产品矩阵的补全之举,更是其在实现2025年新能源车型150万辆销量目标的基础上,向宽向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从股价表现来看,资本市场的反馈已超出销量本身。
投资者看好的,是领克900所代表的“技术定义产品”的能力,是大吉利体系下多品牌、多技术路线的协同潜力,更是在价格战环境中依然能通过高端化实现盈利的结构性优势。
不容忽视的是,7月15日,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按计划,若两家上市公司于9月先后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收购计划,整体交割工作有望在年底前完成。
对此,国海证券分析指出,极氪私有化完成后,极氪转变为吉利汽车全资附属公司,这样的资源整合有望进一步控本降费、提升吉利汽车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而领克900这样的战略性产品,无疑是强化业绩销量和品牌基本面的压舱石。
Views of AutosKline:
领克900的初战告捷,不能仅被视为单一产品的胜利。它是吉利汽车集团战略转型的缩影,更足以代表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从“配置堆砌”到“技术驱动”、从“性价比”到“品价比”的深层转变。
当造车新势力在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方面问题频出,消费者在“尝鲜”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传统车企凭借体系力、技术底蕴与制造经验,正逐渐实现反超。领克900正是这一市场趋势的典型。
领克900的出现,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在高端大型SUV领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定义权”。不再追随BBA的标准,而是提出自己的安全标准、智能标准、豪华标准。
“中国标准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标准?”
正如李书福这句反问,这或许就是领克900带给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大启示。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