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追觅官宣造车,引起了刷屏模式。
可能大家对追觅还不太了解,很高兴介绍一下,这是一家来自苏州本土的智能制造企业。要是还没讲透的话,直截了当一点,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现在能秒懂了吧。嗯,其实有点像科沃斯,或者是中国的戴森。当然了,追觅可能更喜欢自称中国的苹果。
嗯,说到底,又是来了一个跨界造车的。
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疑问:追觅造车,能成功吗?
毕竟,上一个这么干的,是雷米的小军。说实话,虽然开局有些小麻烦,但总体还算干得不错。首款新车SU7上市一年的工夫,累计交付量已超30万台。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已经打败了99%的竞争对手。现在,随着SU7和YU7的双车发力,盈利的小目标已经用肉眼可以看得着。
相信,追觅同样也看见了。毕竟小米曾经走过的路,追觅也踩过脚印。
精彩的市场表现,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都说小米造车仅用了100亿,可没人告诉你这只是前期的研发投入。官方数据显示,小米的2024年度营收在3600多亿元,利润约近300亿元。
这么看来,追觅和小米的体量差距有点大。不过,有接近追觅的朋友透露,要相信追觅的实力。的确,相比较上市公司背景的科沃斯,追觅2024年的营收同样也在150亿元左右,此外多少有点半遮琵琶半遮面的味道。
不过,对于追觅来说造车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说起来难做起来也不容易。造车资格、资金筹集、销量销路等等,都是一个个拦路虎。这些年,的确有少数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甚至开始侵蚀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的市场份额,但是寂寂无闻的同样有,轰轰烈烈倒下的也不少。
追觅造车的决心很大。
酌字酌句推敲800字的小作文,无论是从0到1的冒险一小步,还是12年磨一剑的卧薪尝胆,都透露着无畏感。
现在关于追觅汽车的消息很少,有人说已经组建了数千人的研发团队,年薪数百万,也有人说首款车型对标布加迪威龙,预计2027年亮相。江湖传言归传言,可以预见的是,追觅造车大概率不会走寻常路。
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简单的拿来主义,恐怕才是最立竿见影的做法。毕竟,电动版的布加迪威龙,或者电动版的法拉利的Roma,再或者电动版的库里南,谁不喜欢?
学习小米,成为小米,超越小米,才是追觅最简单的路。有好事的网友甚至已经给追觅汽车选好了品牌名字:追车。
相比较异军突起的常州理想汽车,苏州本土的车企近年来似乎不太顺利。毕竟,越是成熟的汽车市场,能存活下来的汽车品牌也是屈指可数。
不管怎么说,追觅跨出了第一步。正如追觅自己说的,伟大的梦想,从来生于无畏。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