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成都车展前夜,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成都经开管委会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通过引入本地投资方作新投资方,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上述协议包含几方面重要信息:一是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通过本土化独立运营模式,获得充分自主决策权和灵活的市场响应能力;二是新公司将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加快捷达的电动化进程;三是捷达品牌将在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车型,其中4款为新能源车型,品牌将采用开放合作的技术路线。
过去几年,随着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崛起,捷达在华销量出现大幅下滑。2024年,捷达品牌全年终端销量为12万辆,同比下滑25.9%,让本就小众的品牌更加边缘化。并且,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合资的三个品牌中,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都在寻求新能源转型,而捷达还在燃油车市场打转。
大众集团此举可以理解为,还不想放弃中国的入门级市场。根据大众集团测算,到2030年,紧凑级车型预计将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一半份额,其中售价约10万元的入门级车型将成为关键驱动因素。只有捷达品牌完成新能源转型,大众集团才能实现对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根据计划,2024~2027年,大众集团将在中国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超半数。
为此,近些年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包括开放合作,与小鹏、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软硬件开发;推出上汽奥迪新品牌,试水新势力造车模式等等。
2024年,大众集团在华交付了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ID.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17%。截至2024年底,ID.系列车型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已突破55万辆。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以领先全球的速度迅猛发展,大众集团也将进一步融入中国本土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