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早高峰刚上三环,发动机舱突然传来 “咔啦咔啦” 的怪响,仪表盘故障灯闪得跟 KTV 彩灯似的。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刚买三个月的二手车,不会要凉在路上吧?
靠边停车打开发动机盖,白烟混着机油味直往鼻子里钻。当时就懵了 —— 三个月前在二手车市场看车时,商家小李拍着引擎盖说 “放心开,刚做完全车保养”,我瞅着车身锃亮,内饰也新,脑子一热就签了合同。现在想想,当时他递烟的手都在抖,我居然没当回事!
拖车师傅把车拉到修理厂,老杨师傅拆开发动机就直摇头:“小伙子你这是买了个定时炸弹啊!正时皮带都快磨断了,一看就是好几年没换过。这发动机得大修,没两万下不来。” 我拿着检测单去找商家,小李脸一沉:“我们卖的时候好好的,谁知道你怎么开的?合同上写着‘出门不保’你没看见?”
气得我当时差点把合同拍他脸上。回家翻出那份皱巴巴的合同,果然在角落藏着一行小字:“车辆现状成交,后续维修自理”。说实话,签的时候我光顾着看价格了,哪会注意这些弯弯绕?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在车友群里吐槽这事儿。群友老王给我支招:“你没查保养记录?现在第三方检测机构都能查,花几百块能避免几万块损失。” 我这才知道像查博士、268V 这些机构,不光能出检测报告,还能查车辆的维修记录,要是买到事故车、泡水车,他们还有 90 天回购承诺。悔得我直拍大腿,当时要是花点钱做个检测,哪会有现在这糟心事?
第二天一早我就打 12315 热线,客服姑娘声音挺温柔,问得可仔细了:什么时候买的车?合同有没有写车况承诺?有没有检测报告?我这才发现自己啥证据都没有 —— 保养记录没查,检测报告没有,连当时商家拍胸脯的聊天记录都没存。客服说会把投诉转到市场监管局,让我赶紧找第三方做检测,把维修记录、合同这些证据都准备好。
托朋友联系到查博士的检测师,小伙子带着工具箱来修理厂拆检,电脑连着车载系统查了半天,最后打印出厚厚一沓报告。其中几页标红的记录特别扎眼:这辆车两年前就该换正时皮带了,上一任车主根本没做过这项保养。检测师说:“你看这里,每次保养记录都该有 4S 店盖章,你这报告上好多空白呢。”
拿着检测报告再去找商家,小李开始支支吾吾,说自己收车时也没查记录。市场监管局的调解员来了之后,指着合同上的不公平条款说:“这种‘出门不保’的格式条款本身就无效,商家有义务告知真实车况。” 折腾了半个多月,商家终于松口承担一半维修费,虽然还是花了一万多,但总算没吃全亏。
现在车子修好了,我逢人就念叨:买二手车千万不能省检测费!合同一定要一条一条看,把 “无重大事故”“保养记录完整” 这些话都写进去,最好让商家签字盖章。还有啊,提车时哪怕自己花钱,也得去查博士或者 268V 做个全面检测,他们连螺丝有没有换过都能看出来。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儿?有的话评论区骂两句出出气,要是有维权妙招也赶紧教教我。下次再买二手车,我可得把眼睛擦得锃亮,再也不当冤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