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给车换轮胎,本来就是觉得旧胎磨得差不多了,没指望别的。结果换完跑了趟高速,同样的路程,油表指针居然比平时多剩了一小格。当时还以为是加油站给的油足了,后来连着测了一周才发现,居然是轮胎的事儿!
说实话,以前我一直觉得油耗高低全看车的排量,或者自己脚法轻重。轮胎?不都长得差不多嘛,能跑不打滑就行。换胎那天师傅还跟我说,选对轮胎能省不少油,我当时还撇撇嘴,心想这怕不是推销话术。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我原来那套胎是买车时原配的宽胎,看着特霸气,抓地确实稳,但城里开着总觉得有点 “肉”。这次换胎时师傅推荐了款窄一点的节能胎,说是加了什么硅材料。一开始我还担心会不会太飘,结果开起来没差多少,噪音还小了点。最意外的是油耗,以前上下班来回四十公里,一周得加两次油,现在居然能撑到周三才去加油。
你别说,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我那朋友前段时间跟风换了套超宽的运动胎,说看着帅。结果没过俩月就吐槽,油钱比以前多了不少,城里开着油耗表噌噌往上跳。他那车本来挺省油的,现在活生生开出了越野车的油耗,每次见面都后悔得不行。
其实吧,轮胎影响油耗的道理也简单。就像咱们穿鞋走路,穿厚重的登山靴和轻便的跑鞋,肯定后者省力。师傅说这叫滚动阻力,轮胎越宽,花纹越深,跑起来阻力就越大,车子就得多费油拉着它跑。我原来那胎花纹深的跟越野胎似的,难怪城里开着费劲。
还有胎压这事儿,以前我从来不管,什么时候感觉车胎瘪了才去打气。换胎师傅用胎压计测了下,说我之前胎压都偏低,难怪油耗高。他说胎压不够,轮胎就软塌塌的,跟路面接触面积变大,阻力自然就大。现在按他说的标准胎压打足了气,开起来都觉得车子轻快了不少。
对了,现在新出的那些 “绿色轮胎” 是真有点东西。不是说颜色是绿的,是里面加了特殊材料,能减少阻力。我查了下,说是加了硅什么的,听起来挺玄乎,但实测下来确实管用。以前一箱油跑高速最多能跑 600 公里,现在轻轻松松多跑 50 公里不成问题。不过这胎也有缺点,过减速带的时候感觉稍微硬一点,好在影响不大。
这里有个矛盾点,一开始我以为胎压越高越省油,就想把气打足点。结果师傅赶紧拦住了,说胎压太高抓地力会下降,雨天容易打滑,安全第一。原来这省油也得在安全范围内,不能瞎来。
现在想想,以前真是忽略了轮胎这个 “油老虎”。明明能通过选对轮胎省下的钱,硬生生多给加油站了。特别是经常开长途或者通勤距离远的朋友,选轮胎真不能只看颜值或者价格。我这才换了半个月,算下来每月油钱差不多能省出一顿饭钱,长期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换胎后油耗突然变化的情况?我这实测下来差距是真挺明显的。选轮胎还是得根据自己的用车习惯来,别像我朋友那样盲目跟风。要是平时主要在城里开,追求省油安静,就别选太宽的运动胎;常跑高速或者山路,也别光图省油选太窄的胎。评论区聊聊你们选轮胎踩过的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