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权益剥离、子品牌发布,蔚来的一系列动作为自己贴上了“背叛”老车主的标签,但这恰恰可能是李斌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我们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用户企业。”李斌多年前为蔚来定下的基调言犹在耳。然而时过境迁,当2025年蔚来做出系列战略调整时,却在老车主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降价、取消权益、推出售价更低的新品牌乐道,这一系列被质疑“背刺”老车主的举措,反而可能是蔚来从理想化用户乌托邦走向成熟商业实体的必经之路。
用户企业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
蔚来创立之初,李斌试图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汽车品牌。NIO House、用户信托委员会、NIO Day由用户投票决定举办地,这一切构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用户乌托邦。
蔚来确实收获了惊人的用户忠诚度。有的车主甚至自掏腰包为蔚来打广告,推荐购车比例一度超过传统豪华品牌。
但这种高成本运营的用户生态难以持续。一座NIO House年租金可达数千万元;终身免费换电权益在用户基数扩大后成为沉重财务负担;为老用户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却让新用户感受到“区别对待”。
2023年财报显示,蔚来单车销售成本仍高于销售价格,每卖一辆车就亏损一笔。当资本市场遇冷,融资变得困难,蔚来不得不重新思考:用户企业的内涵是否等于要一直满足老用户的需求?
战略转身,李斌的艰难抉择
2025年,李斌做了一系列被冠以“背叛”之名的战略调整。
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同时取消终身免费换电权益,改为付费套餐。5月发布新品牌“乐道”,主打20-30万元家庭市场,与蔚来品牌形成区隔。
老用户的不满与新用户的欢迎形成鲜明对比。一位ES8创始版车主表示:“感觉像被抛弃了,当初支持蔚来就是因为李斌说的用户企业理念。”而一位刚订购乐道的新用户则说:“终于有一款买得起的蔚来了,配置和空间都很满意。”
商业本质,从情感到理性的回归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并获取利润,而非维持一段情感关系。所有企业最终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的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蔚来的调整看似无情,实则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规模化是必然选择。特斯拉之所以能持续降价,正得益于其全球年销百万辆的规模效应。
李斌的转变显示了他作为企业家的成熟:从追求用户情感认同到关注企业健康运营;从打造理想化社区到构建市场化产品矩阵;从服务小众精英到面向大众市场。
平衡之道,新旧用户之间的走钢丝
满足老用户与吸引新用户之间存在天然张力。过于照顾老用户利益,会提高新用户的入门门槛;一味迎合新用户,又会伤害品牌最核心的支持者。
理想的用户企业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尊重老用户但不被其绑架;欢迎新用户但不盲目妥协。蔚来正在学习这种平衡艺术:为老用户提供换电权益折现方案,而非简单取消;推出乐道品牌而非直接降低蔚来品牌定位;保持蔚来品牌的高端调性同时,通过子品牌扩大市场覆盖面。
写在最后
企业经营的本质不是维持一段永不分手的情感关系,而是持续创造价值。当李斌被部分老车主质疑时,恰恰可能是蔚来真正走向成熟的开端。
商业史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通过取悦一小部分用户而实现大规模成功。真正的用户企业不是永远不让人失望,而是在失望与希望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当蔚学会在情感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它或许才能真正成为一家既叫好又叫座的企业。毕竟,做生意不是称兄道弟,而是理解市场、适应市场并最终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