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2.06亿元的价格,收购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清陶”)4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上汽清陶49%的股权。
本次股权收购,是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华域汽车首次涉足固态电池领域,有利于补全“智能动力”平台产品矩阵,实现“固态电池”业务与“电驱动”、“热管理”等业务的协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同一天,华域汽车还推进了智能底盘领域的收购。
华域汽车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汇众”),拟以不高于1.55亿元的价格,收购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电子”)部分股东合计持有的5.2957%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海汇众将持有联创电子5.2957%的股权。
01
汽车零部件龙头,切入固态电池
华域汽车创办于1992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是一家深耕汽车零部件业务30余年、覆盖40余项业务领域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为主要整车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作为上汽集团一手打造出来的零部件公司,华域汽车的发展历程本身便与“整合拓展”深度绑定。
华域汽车的前身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性化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上汽集团借巴士股份重组契机,将该业务注入巴士股份,并于2009年5月正式更名为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背靠上汽集团的整车资源与市场优势,华域汽车逐步成长为国内产品线最全、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行业内奠定了坚实的领先地位。
自更名以来,华域汽车积极推动外部整合与业务拓展,先后收购延锋伟世通、圣德曼铸造、上海汽车制动、上海小糸车灯、上海汇众以及萨克斯动力等汽车零部件公司,成为业务规模、产品品种、客户覆盖、应用开发能力都位居前列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公司。
此次收购上汽清陶股权,是华域汽车业务边界的重要突破,标志着公司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收购完成后,上汽清陶拟更名为“清陶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华域汽车将利用现有管理资源和客户资源,加速完成其在运行机制、品控体系、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建设,利用“中性化”市场拓展优势,进一步丰富其客户结构,加快推进半固态、固态电池整体战略布局的全面落地。
财务方面,上汽清陶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清陶营收为0元,净亏损6334.67万元;今年1-6月,该公司实现营收4.66万元,净亏损4067.87万元。截至2024年末,上汽清陶资产总额为4.0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19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3.6亿元,所有者权益2.91亿元。
华域汽车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增长,也为此次收购及标的公司后续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收为846.8亿元,同比上升9.6%;归母净利润为28.8亿元,同比微增0.7%。根据经营计划,公司称2025年力争实现合并营收1700亿元。
02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
合作早有渊源
上汽清陶成立于2023年,是上汽集团旗下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公司,致力于材料、电芯、系统的创新研究,开发和生产新一代高安全、高性价比的固态电池。主要产品为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客户主要为上汽乘用车等整车企业。
公司是由上汽集团与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清陶能源”)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其中,上汽集团持有其49%的股权,清陶能源持有其51%的股权。
双方设立上汽清陶的初衷,正是希望依托各自在技术能力与产业链环节的互补优势,通过低成本原材料与创新技术,在保持电池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打造超高性价比的新一代固态电池,并实现在整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这一合作方向也为上汽清陶的发展奠定了核心基调。
清陶能源是固态电池赛道的头号玩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牵头创立,专注于固态锂电池、陶瓷隔膜、锂电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
经过多年布局,清陶能源已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的完整产业生态链,与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后续与上汽集团的深度协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产业基础。
事实上,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的合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多年积累形成的深度绑定。早在2020年6月,上汽集团便参与清陶能源E+轮融资,2022年1月再次参与F++轮融资,持续为清陶能源的技术研发与产业扩张注入资本支持。
2022年7月,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和清陶能源共同挂牌成立了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持续推进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
2023年8月,双方共同宣布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单体能量密度达368Wh/kg;2024年4月,双方共同研发的业内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正式推出,并将这块电池命名为“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首搭智己L6车型。
依托双方在固态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上汽清陶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也愈发清晰。公司致力于材料、电芯、系统的创新研发,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产,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固态电池产业科创高地。
进入2025年,上汽清陶的固态电池研发与落地节奏明显加快。据上汽集团官网信息,全球首个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将率先搭载于MG4上,新车将于9月5日正式上市,并在年内批量交付。
正是在固态电池从技术研发迈向产业化落地的又一关键节点,由华域汽车接手上汽集团持有的49%股权,更凸显出战略层面的深意。
业内专家分析,尽管华域汽车控股股东是上汽集团,但其作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领域重要上市公司,由华域汽车来接手上汽清陶的股权,可以让上汽清陶在未来的市场开拓过程中淡化上汽色彩,扮演好电池供应商的市场角色,牵手更多中外整车企业客户。
03
双线布局,加码智能底盘
在布局固态电池赛道的同时,华域汽车也在智能底盘领域同步落子。
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汇众成立于1996年11月,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底盘等零部件,主要客户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等整车企业。
联创电子则是上汽集团通过其全资控股子公司“上汽投资”和“上汽股权”间接控制的企业,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产品为汽车智能转向控制系统、智能制动控制系统、智能悬架控制系统、中央运动协同控制器及智驾网联产品等,主要客户为上汽通用五菱、智己汽车、比亚迪、赛力斯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众、上汽大通等。
华域汽车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布局一体化智能底盘业务的重要举措,收购完成后,有利于上海汇众积极推进与联创电子在智能底盘、智能网联等相关业务领域的合作和协同,能进一步丰富上海汇众智能底盘产品图谱,加快其业务转型升级,更好地推动上海汇众从传统底盘制造商向智能底盘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华域汽车已围绕“智能化、电动化”行业趋势发力,“智能座舱、智能底盘、智能动力”三大平台相关业务板块聚焦整车头部客户与重点车型项目,在业务获取、技术提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进展。
此次华域汽车通过收购上汽清陶切入固态电池赛道,正是对“智能动力平台”的关键补位,而同步推进的智能底盘领域收购,又进一步完善了“智能底盘平台”的生态协同。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产业化进程加速,固态电池有望重塑新能源汽车动力格局,而华域汽车通过收购上汽清陶股权切入这一赛道,无疑为其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抢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