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不是为了限制行业发展,而是以更高、更细的“安全护栏”将狂奔的3亿辆车拉回正轨。
专家表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从整车性能、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止拼改装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更新。
政策为新国标的实施设置了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可按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为消化旧国标车库存,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
记者注意到,对于限速的保障,成为了新国标的主要抓手。以往部分电动自行车,电动机性能余量较大,不但能够轻松超速,还给非法篡改留下空间。
事实上,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新国标和旧国标一样,都划定了“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的红线。但从上海、北京等地近期开展的超速抓拍、非法改装行动来看,部分电动自行车的区间测速超过了50公里/小时,有时甚至能与机动车“并驾齐驱”。
有的消费者表示,目前,9月1日实施的电动车新国标对用车暂时没有影响,但是之后如果再想换新车的话,不管是从外观上还是从性能上,都会对选车用车的考虑有较大影响。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存在大量老旧车和改装车。去年以来实施的“以旧换新”,淘汰了1200多万辆老旧车,但是高安全性新车占比仍然很小。这也表明,符合新国标的车辆,尽快进入销售和使用环节,已是“现实的呼唤”。
来源:证券日报、京报网、央视网、看看新闻Knews
编辑:张钰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