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战”成为车市主题、“配置缩水”似乎已成行业潜规则之时,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称得上“价值标杆”?
8月29日,全新MG4用一场硬核的上市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平权,不是一味压低价格,而是把曾经高端、前沿的技术,以可承受的价格交付给普通消费者。它凭借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半固态电池、一体式热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越级技术的全系搭载,彻底打破“小车=低端”“低价=低配”的市场固有认知,在10万级纯电市场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平权”运动。
技术平权,平的是什么?
“平权平的不是价格,而是体验和机会。”这已成为MG品牌深入骨髓的价值观。
在不少消费者的传统认知里,10万元级别的纯电车或许只意味着“够用”——续航勉强达标、空间将将够用、技术相对保守,甚至被戏称为“豪华老头乐”。但全新MG4要做的,正是彻底打破这一僵化的市场分级观念。
它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跃升:得房率高达93.8%的超大空间、530公里超长续航、120kW六合一高性能电机、360°全面防晒系统……这些原本多见于15万级以上车型的配置,如今已成为MG4的全系标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在10万级市场批量应用了全球领先的半固态电池技术、行业少有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以及高效一体式热管理系统。这不仅是对产品参数的提升,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根本性重构。
“技术长期主义”的品牌坚守
MG的“技术平权”之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品牌战略。
回顾品牌历史,技术下放始终是MG的核心叙事:2017年,第一代MG6以平民价格带来高性能轿跑体验,成为无数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轿跑;2023年,MG7将NGP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打入20万内市场,打破高阶智驾的价格壁垒;2025年,全新MG4更是全球首搭量产半固态电池,将电池技术向前推进了一代。
这种“技术长期主义”的背后,是上汽集团强大的研发体系支撑和坚定的战略投入。据悉,未来三年,MG将投入100亿研发资金,推出13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全面覆盖10-20万主流市场。这意味着,MG的“技术平权”不是单一产品的偶然现象,而将是持续的系统性工程。
全新MG4的上市,不仅是一款新车的推出,更是一种产业价值观的重申: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不在于压低价格,而在于提升价值;不在于配置堆砌,而在于技术普惠。
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技术平权”的行列,中国汽车市场才有望走出低水平内卷的价格战怪圈,进入一个以技术创新体验、以体验定义价值的新阶段。而MG,已经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