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行:享界S9T 更像华为在细分市场投下的一枚信号弹,瞄准的是懂车、爱追求个性、愿意为智能化买单的用户群体;但对多数家庭而言,SUV的务实性仍然更具吸引力,销量能否成立,最终要靠实车交付后的市场表现来检验。
它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被忽略的缝隙。欧洲对旅行车的偏爱由来已久,空间大、长途更舒适;而中国市场则以SUV为王,许多家庭往往把旅行车当作“轿车的拉长版”,热度难以提升。享界S9T 的策略,实质是在做差异化定位:不是要一炮走红,而是抢占一个对科技感和个性化有需求的细分人群。
价格与竞争,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32.8万元起步,显然不是个小数目。与之直接对标的,像蔚来ET5T旅行版在同等价位里较为接近;往SUV阵营看,理想L6、腾势N7等也是常见的对手。消费者会在“旅行车的个性”与“SUV的通用性”之间权衡——谁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综合体验,谁就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空间与实用性,是这辆车的另一张牌。S9T 的车身长度超过5米、轴距也超过3米,在旅行车人群里属于“大块头”。后备厢的平整度较好,对露营和自驾游族群尤其友好。身边就有带孩子外出露营的朋友,SUV虽能装,但后排放倒后往往不够平整;旅行型车在这点上的体验更顺畅。
续航方面,官方宣传的满油满电1300公里确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理性对待。笔者也试过多款标榜“千公里续航”的增程车型,市区通勤尚可,但一旦上高速、开启空调,表显会显著下降。理论值与实测之间往往相差七成到八成左右。因此,S9T 应被视作一款“长途无焦虑”的工具车,而非把1300公里当作绝对硬验值来握紧不放。
智能化,是华为系这次的真正竞争力。相比传统车企,享界S9T若能在车机交互、语音识别速度、以及市区就能稳定发挥的辅助驾驶方面给出惊喜,对科技爱好者的吸引力自然更大。在30万级价位段里,能买到高配SUV并不少,但要同时满足“旅行车 智能化”的组合,选择就会变得相对稀缺。
对旅行型车的定位与市场环境,也需要回到一个现实——旅行车的尴尬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破解。它在欧洲是“主场选手”,在中国则仍处于探索阶段。华为通过享界S9T,显然是在尝试用更高的空间利用率、更多科技感和鲜明的个性来打动一部分消费者,但这并不等于立刻撬动主流市场。
等实车正式交付后,它的销量表现,才是一把真正的试金石,决定了这次“旅行车 智能化”的组合,能否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