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导航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自动驾驶提供了重要的定位支持。Septentrio作为全球高精度GNSS技术领导者,深耕卫星导航领域25年,致力于为无人机、测绘、农业、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解决方案。其北斗定位模组结合多路径抑制与RAIM完整性监测,适配城市复杂环境中的连续导航、微型移动设备、共享出行与V2X等高精应用,保障城市空间的高效运行。
1、自动驾驶对导航定位的核心需求
自动驾驶系统依赖高精度定位实现路径规划、车道级导航和避障等功能。定位精度需达到厘米级,同时需保证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城市峡谷、高架桥下或多路径效应严重的区域,传统GNSS定位容易出现漂移或失锁。此外,自动驾驶对定位数据的更新频率和延迟也有严格要求,通常要求更新率不低于10Hz,延迟控制在毫秒级。
2、Septentrio北斗定位模组的技术特点
Septentrio北斗定位模组采用多频多系统接收技术,支持北斗三号全频点信号,同时兼容GPS、GLONASS和Galileo系统。其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路径抑制技术:通过专利的APME抗多路径算法,有效降低建筑物反射信号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城市环境下的水平定位精度可达5厘米。
(2)RAIM完整性监测:实时评估卫星信号质量,自动排除异常卫星数据,确保定位结果的可靠性。
(3)动态响应优化:内置自适应滤波算法,在车辆加速、转弯等动态场景下保持定位连续性。
(4)低功耗设计:采用28nm工艺芯片,功耗控制在1.5W以内,适合车载设备长时间工作。
3、复杂环境下的定位性能表现
在实际测试中,该模组在典型城市峡谷环境的定位可用性达到99.2%。隧道等GNSS信号完全遮挡区域,通过紧耦合惯性导航技术,可实现30秒内的亚米级定位。针对高架桥场景,模组的垂直定位精度优于10厘米,满足自动驾驶对高程信息的精准需求。在信号干扰方面,模组能有效抑制1GHz带宽内的窄带干扰,保障在电磁复杂区域的正常工作。
4、自动驾驶系统的集成应用方案
Septentrio北斗定位模组提供完整的软硬件接口方案:
(1)硬件接口:支持CANFD、以太网和UART等多种通信协议,可直接接入车载计算单元。提供PPS脉冲同步信号,实现传感器时间对齐。
(2)数据输出:提供NMEA-0183和RTCM3.3标准协议,输出频率出众可达50Hz。支持原始观测量输出,便于后期差分处理。
(3)融合定位:开放IMU原始数据接口,支持与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的松耦合/紧耦合融合。
(4)车规级设计:工作温度范围-40℃至85℃,通过ISO16750振动冲击测试。
5、实际应用场景验证
在某自动驾驶示范区测试中,搭载该模组的测试车辆完成了以下场景验证:
(1)复杂立交桥场景:连续通过5层立交时,定位轨迹与实际车道中心线偏差小于15厘米。
(2)隧道群连续通过:在总长3.2公里的连续隧道路段,定位系统保持连续输出,出隧道后3秒内恢复厘米级精度。
(3)V2X协同场景:与路侧单元通信时延小于50毫秒,满足协同避撞的实时性要求。
(4)长时间运行测试:连续工作48小时未出现定位跳变或失锁情况。
6、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自动驾驶向L4级发展,对定位技术提出新需求:
(1)多源融合定位:将GNSS与5G、UWB等无线信号融合,提升遮挡区域的定位可用性。
(2)完好性监测增强:开发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的定位系统,满足ASIL-B以上安全等级。
(3)成本优化:通过芯片集成和算法优化,将高精度定位模组成本控制在800rmb以内。
(4)云定位服务:结合地基增强系统,实现全国范围的厘米级定位服务覆盖。
Septentrio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其下一代北斗定位模组将集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多路径识别算法。同时开发专用测试工具链,支持自动驾驶企业快速完成定位系统集成验证。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注重解决方案的工程化落地能力,为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提供可靠的定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