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驾技术上,长久以来激光雷达和视觉识别技术路线一直纠缠不休,近期视觉识别技术的主推者特斯拉更是频繁吐槽激光雷达,而在国内市场激光雷达其实普及率仍然很低,而其中一家车企更是激光雷达的主推者。
据悉在国内智驾技术上,激光雷达占比大约在17%左右,不过增速很快,业界预期激光雷达在智驾技术的占有率还将继续提升,然而日前有分析指出激光雷达的推动者其实主要是特定的一家企业。
分析指出在这17%的份额当中,大约有四成都是这家特定企业,这就意味着其他企业其实对激光雷达并没那么重视,推动激光雷达普及的主要是这家特定企业。
之前国内其实有多家智驾企业都在发展激光雷达技术的,不过随着特斯拉发展到端到端技术之后,国内有家车企去美国参观了特斯拉的智驾技术之后,就公开宣布全力投入视觉识别技术,此外还有一家技术靠前的智驾企业也已转向视觉识别。
这些企业选择转向视觉识别,在于特斯拉通过专注于视觉识别技术,正在快速扩大领先优势,由此导致国内部分智驾企业认识到继续分散精力,可能导致他们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得不决定专注于视觉识别技术。
特斯拉一开始决定放弃激光雷达,在于激光雷达当初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当时的激光雷达高达数万元,而摄像头只要几百元,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特斯拉最终决定专注于视觉识别技术,后来在实践中的应用让它进一步确认视觉识别足以满足智驾技术的要求。
特斯拉认为人类开车主要就是靠眼睛,如此智驾技术完全依赖摄像头就能接近人类开车,在特斯拉不断迭代之下,如今它的智驾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期特斯拉甚至实现了车辆出厂后自行行驶到车主家中,进一步证明了特斯拉智驾技术的优越性。
在国内早前引发争议的智驾技术测试中,特斯拉智驾技术通过的项目最多,居于那次测试第一名,其他智驾技术通过的项目都比特斯拉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特斯拉智驾的技术优势,不过这次测试后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如今国内智驾技术当中采用激光雷达的还不到两成,而这其中又有四成的激光雷达份额属于特定企业,恐怕这会进一步导致其他智驾企业放弃激光雷达,缺乏盟友支持恐怕会进一步阻碍激光雷达在智驾技术上的普及。
如今激光雷达的成本已大幅下降,据说激光雷达的成本已降到200美元,即使如此激光雷达的价格仍然比摄像头贵得多,而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降,汽车企业不得不努力控制成本,成本问题仍然会是阻碍激光雷达普及的重大障碍。
阻碍激光雷达普及的还有技术上的因素,智驾的训练需要巨量的算力,而特斯拉在算力方面居于全球汽车行业第一名,国内的智驾如果同时采用激光雷达和视觉识别,他们本身在算力方面就远比特斯拉少得多,如此情况下他们在智驾训练方面恐怕将会进一步落后,这让他们对于技术的选择造成更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