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新闻与分析网站清洁技术(Clean Technic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BEV、插电混动车PHEV)销量达到904.42万辆,同比增长26.14%。
分品牌来看,TOP20销量合计达到6,381,697辆,占比高达70.56%。中国品牌占据“半壁江山”,比亚迪遥遥领先,销量达到197.7万辆,市场份额为21.86%,比2-5名总和还要多。其中,海洋系列(约103万辆)和王朝系列(约92万辆)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
吉利(6.16%)、五菱(3.62%)跻身前五,零跑(2.28%)、理想(2.27%)、小鹏(2.15%)分列七至九位;小米(1.75%)、广汽埃安(1.68%)、问界(1.65%)、深蓝(1.53%)进入全球前二十名。
德国品牌占据4席,大众(3.14%)、宝马(3.10%)、奔驰(1.93%)、奥迪(1.50%)榜上有名。以特斯拉(7.97%)、福特(1.26%)为代表的美国品牌,以起亚(1.61%)、现代(1.54%)为代表的韩国品牌各占2席。
日本丰田(1.80%)从去年同期的第十五跃升至第十一,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逾30%。瑞典沃尔沃(1.77%)销量则出现小幅下滑,名次也后退一位至第十二。
分车型来看,全球电动车型销量20强合计销售3,063,405辆,占比达到33.87%。中国品牌车型占了17席,其中比亚迪就有10款车型上榜——跻身前十的宋(海外版本名为Seal U)、海鸥(海外版本名为DOLPHIN Mini/Surf)、秦Plus、秦L、元Plus(海外版本名为Atto 3),以及海豹06、海豚、宋L、元UP(海外版本名为Atto 2)、汉。
8月27日,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首批发售车型为元UP、宋Pro DM-i和海鸥。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超过112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登顶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一。
此外,比亚迪已有开拓者1号、常州号、合肥号、深圳号、西安号、长沙号、郑州号等7艘汽车运输船投入运营,累计运载超过7万辆新能源汽车前往世界各地。预计今年济南号将交付使用,届时将拥有一支由8艘滚装船组成的“出海舰队”,总装载量跃升至6.7万辆,年运力超百万辆。
吉利表现不俗,有2款车型上榜,去年10月上市的纯电小车星愿持续热销,上半年销量突破20万辆大关;排在第五位,另一款纯电小车熊猫mini则位列榜单第十四。
上汽通用五菱同样有两款车型上榜,分别是宏光MINIEV和缤果。前者自2020年7月以来,总销量已经超过170万辆,堪称国民级代步车。后者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也已经突破55万辆。
再加上比亚迪海鸥(自2023年4月上市,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和海豚,全球电动汽车销量20强中,纯电小车占了六席。凭借亲民价格、灵活车身及较低使用成本,A0级轿车(小型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大放异彩,此后虽然有一段时间沉寂,如今又站上C位,正朝着精品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功能配置、安全性、续航能力、智能化水平均有所提升。
另外3款上榜的中国品牌车型分别是小米SU7、理想L6和小鹏MONA M03。其中,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表现亮眼,上半年销量达到15.6万辆,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突破30万辆,创下造车新势力最快纪录。
榜单中只有3款外资品牌车型,特斯拉旗下的Model Y依然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车型,Model 3排名第三,不过上半年销量均出现下滑,尤其Model Y跌幅超过15%,焕新版的推出也无法止住颓势。这主要是因为埃隆·马斯克个人言论和行为带来的负面冲击,特斯拉在欧美市场遭遇滑铁卢,在中国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同样出现下滑。
大众ID.4上半年销量为8.2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排名掉落至第18位。日前,大众汽车宣布将削减查塔努加工厂ID.4的产量,说明这款纯电动SUV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并未达到预期。数据显示,去年,ID.4在美国的销量仅约1.7万辆,同比大幅下滑55%。